第五百七十九章皇上臣想回老家了(一)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玄冥王国的深秋,寒意如蛛丝般缠绕着巍峨的宫墙。晨雾还未散尽,萧月全裹紧紫貂大氅,踩着覆满霜花的青石板,缓缓走向金銮殿。这位年逾花甲的老臣,脊背已微微佝偻,银丝般的鬓发在风中轻颤,唯有那双深邃的眼眸,依旧闪烁着历经沧桑的睿智光芒。
    萧月全出身于玄冥王国的书香世家,自幼聪慧过人,饱读诗书。二十岁那年,他以科举头名的身份踏入朝堂,从此开启了长达四十载的为官生涯。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他辅佐过三代君王,无论是在朝堂之上出谋划策,还是在地方治理上兴利除弊,都展现出了卓越的才能。他曾在边疆危机时,亲率大军击退外敌入侵;也曾在国内灾荒之际,力排众议推行赈灾之策,拯救无数百姓于水火之中。在玄冥王国的百姓心中,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贤相;在朝堂之上,他更是举足轻重的肱骨之臣。
    然而,岁月不饶人,随着女帝杨秀妍登基,朝堂的风向悄然发生了变化。杨秀妍年轻气盛,满怀雄心壮志,渴望摆脱旧臣的束缚,建立属于自己的统治班底。他推行的一系列新政,看似是为了国家的长远发展,实则触动了许多老臣的利益。萧月全深知杨秀妍的想法,他虽心怀忧虑,但依然尽心辅佐,希望能引导杨秀妍走上正确的道路。
    这日早朝,女帝杨秀妍再次提出要大力推行新政,加强中央集权。萧月全站出班列,恭敬地说道:“陛下,新政虽立意深远,但目前时机尚未成熟。如今各地刚刚经历灾荒,百姓生活困苦,若此时强行推行新政,恐会引起民怨,还望陛下三思。”
    杨秀妍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不悦地说道:“萧爱卿,朕推行新政,乃是为了玄冥王国的繁荣昌盛。你身为三朝老臣,不仅不支持朕,反而处处阻拦,究竟是何居心?”
    萧月全心中一痛,连忙跪地叩首:“陛下明鉴,老臣绝无此意。老臣只是担心新政推行过急,会给百姓带来过重的负担。还请陛下体恤民情,暂缓推行。”
    玄冥王国的金銮殿内,蟠龙柱上的烛火摇曳,将满朝文武的身影投在斑驳的地砖上,影影绰绰,似鬼魅般晃动。杨秀妍玄烨高坐在龙椅上,眼神中透着几分急切与期待,他扫视着下方群臣,缓缓开口:“诸位爱卿,朕推行的新政已初见成效,如今需进一步加大力度,不知众卿有何见解?”
    话音刚落,礼部侍郎赵德昌便跨出一步,此人尖嘴猴腮,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是杨秀妍身边新晋的红人,也是朝堂上有名的谗臣。他谄笑着说道:“陛下圣明!新政乃是富国强兵之良策,如今更应雷厉风行地推行,那些反对之声,不过是守旧派的无病**罢了。”
    萧月全眉头微皱,心中涌起一股不满。他整理了一下官服,沉稳地出列,声音洪亮而坚定:“陛下,赵大人此言差矣。新政虽有其利,但目前各地民生尚未恢复,强行加大力度推行,恐会加重百姓负担,引起民怨。还望陛下从长计议。”
    赵德昌斜睨了萧月全一眼,嘴角挂着一抹轻蔑的笑意:“萧大人,您这是老糊涂了吧?如今正是大展宏图之时,怎能因些许小困难就畏缩不前?您这是阻碍国家发展,莫非是有什么私心?”
    萧月全目光如炬,直视着赵德昌,毫不退缩:“赵大人,休要血口喷人!萧某为官数十载,一心为国为民,从未有过半点私心。如今所言,皆是为了玄冥王国的长治久安,为了百姓的安居乐业。倒是赵大人,一味迎合陛下,不考虑实际情况,这才是真正的误国之举!”
    “你!”赵德昌被驳得面红耳赤,一时语塞。他恶狠狠地瞪了萧月全一眼,转而向杨秀妍说道:“陛下,萧月全仗着自己是三朝老臣,便处处与陛下作对,不把陛下的政令放在眼里。如此目无君上之人,理应严惩!”
    杨秀妍玄烨微微皱眉,眼神中闪过一丝犹豫。他看向萧月全,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满:“萧爱卿,赵爱卿所言,你可有什么解释?”
    萧月全跪地叩首,语气诚恳而坚定:“陛下,老臣对陛下忠心耿耿,日月可鉴。老臣并非反对新政,只是希望陛下能循序渐进,在发展的同时,也要兼顾百姓的承受能力。若强行推行,一旦引发民变,后果不堪设想啊!”
    这时,户部尚书孙文远也站了出来,他是萧月全的支持者,一向正直敢言:“陛下,萧大人所言极是。如今国库虽有盈余,但各地灾荒刚过,百姓生活困苦。若此时加大新政力度,增加赋税,百姓怕是难以承受。还请陛下三思。”
    赵德昌见有人支持萧月全,心中愈发恼怒。他眼珠一转,又想出了一条毒计:“陛下,臣听闻萧月全与地方豪强来往密切,说不定他是受了这些人的蛊惑,才处处阻挠新政。这背后,恐怕有不可告人的阴谋!”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萧月全心中又惊又怒,他没想到赵德昌竟会如此污蔑自己。他猛地抬起头,直视着赵德昌,厉声说道:“赵德昌,你休得信口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