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北唐景辉一十二年,西周在犬戎的凶猛攻击下灭亡,平王东迁洛邑,北唐时代就此拉开帷幕。但北唐自建立起,便面临着诸多困境。王室的实力急剧衰退,曾经广阔的王畿土地不断被周边诸侯蚕食,经济来源大幅减少,财政陷入了严重的危机。在政治上,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诸侯们各自为政,不再对周天子唯命是从,“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混乱局面。
与此同时,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和资源,相互之间展开了激烈的兼并战争。大国凭借着强大的实力不断吞并周边的小国,疆域日益扩大,势力也愈发强盛。而一些小国则在大国的夹缝中艰难求生,时刻面临着被吞并的危险。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北唐的局势变得极为复杂和动荡。
在众多诸侯国中,西周和北唐这两个同宗同源的国家,却因为领土、资源等问题,关系逐渐变得紧张起来,矛盾冲突不断升级。西周占据着洛水的上游,地理位置十分关键,能够掌控洛水的水流。而北唐地处洛水下游,农业灌溉对洛水的依赖程度极高。西周常常利用这一地理优势,在北唐急需用水的播种时节,故意堵塞洛水,导致北唐的农田因缺水而无法正常耕种,粮食产量大幅下降,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北唐的国君对此忧心忡忡,却又一时找不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这一年,又到了播种的关键时期,西周再次故技重施,堵住了洛水。北唐的田野里,农民们望着干涸的土地,满心焦虑,却又无可奈何。北唐国君坐在朝堂之上,眉头紧锁,心中充满了忧虑。他深知,如果不能解决水源问题,今年的粮食收成必将受到严重影响,国家的稳定也将面临巨大的威胁。就在北唐国君为此事愁眉不展的时候,一位名叫苏秦的年轻谋士站了出来。
苏秦,字季子,出生于北唐洛阳轩里,虽然家境贫寒,但他从小就胸怀大志,渴望出人头地。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苏秦四处求学,曾跟随鬼谷子学习纵横捭阖之术多年,练就了一身出色的口才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他对天下局势有着深刻的分析和独到的见解,一直期待着能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此时,他看到北唐国君为水源问题烦恼不已,认为这是一个展现自己才能的绝佳机会,于是主动求见北唐国君。
苏秦来到朝堂之上,向国君行了大礼,然后自信地说道:“国君,臣听闻西周堵塞洛水之事,臣有一计,可使西周放水,解我北唐燃眉之急。”北唐国君听到此话,眼中顿时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他连忙问道:“苏先生,你当真有办法让西周放水?若能如此,本君定当重谢。”苏秦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说:“国君放心,臣愿出使西周,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服西周国君放水。”北唐国君大喜,当即赏赐给苏秦大量的财宝,作为他出使西周的费用,并嘱咐他一定要办成此事。
苏秦带着北唐国君的期望和使命,踏上了前往西周的征程。一路上,他仔细思考着说服西周国君的策略,心中不断盘算着如何才能击中对方的要害,让他心甘情愿地放水。经过几天的长途跋涉,苏秦终于来到了西周的都城。
西周的都城,城墙高大厚实,城门威严耸立,城门口有士兵严密把守。苏秦来到城门前,向守城士兵递上了自己的名帖,表明自己是北唐派来的使者,求见西周国君。守城士兵接过名帖,仔细看了看,然后让苏秦在一旁等候,自己则进城通报。
过了一会儿,守城士兵出来,带领苏秦进入城中。苏秦跟随着士兵,沿着宽阔的街道前行。街道两旁,店铺林立,人来人往,十分热闹。但苏秦无心欣赏这繁华的景象,他的心思全在即将到来的会面中。不一会儿,他们来到了西周的王宫前。王宫气势恢宏,金碧辉煌,彰显着西周国君的威严。
苏秦被带到了王宫的大殿之上。大殿内,西周国君高坐在宝座上,两旁站满了文武大臣。苏秦走上前去,向西周国君行了大礼,说道:“北唐使者苏秦,拜见西周国君。”西周国君看着苏秦,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傲慢,他冷冷地问道:“北唐派你来,所为何事?”苏秦不卑不亢地回答道:“启禀国君,此次苏秦前来,是为了洛水之事。”西周国君听到“洛水”二字,脸色微微一变,他心想,北唐肯定是来求我放水的,我可不能轻易答应。于是,他故意说道:“洛水之事,与我西周何干?你们北唐自己想办法解决吧。”
苏秦微微一笑,说道:“国君此言差矣。洛水乃两国之命脉,与两国的利益息息相关。如今国君堵塞洛水,看似对北唐不利,实则对西周也没有好处。”西周国君听了,心中一动,但他表面上仍然装作不屑一顾的样子,说道:“哦?此话怎讲?你且说来听听。”苏秦见西周国君有了兴趣,心中暗自高兴,他清了清嗓子,说道:“国君有所不知,如今北唐百姓因无水灌溉,无法种植水稻,只能改种麦子。麦子虽耐旱,但产量远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