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时征兵,恐影响民生与新政推行。臣以为,可先派使者前往突厥营地,拖延时间,同时,暗中集结精锐部队,绕道突厥后方,袭击其粮草辎重。待突厥军心大乱之时,再正面出击,定能大破敌军。”
杜嘉闻言,立刻请战:“陛下,臣愿率精锐部队,执行绕道偷袭之计。臣定当不辱使命,为陛下解除边关之患。”李重越看着二人,眼中满是赞赏:“好,就依房权之计,杜嘉即刻点兵出征。朕等你们凯旋归来。”
杜嘉率领精锐部队,日夜兼程,绕道突厥后方。他们巧妙地避开了突厥的巡逻,成功袭击了突厥的粮草辎重。一时间,突厥营地火光冲天,军心大乱。与此同时,房权在朝堂上密切关注战局,协调各方资源,为前线提供有力支持。在前后夹击之下,突厥军队大败而逃,北唐成功解除了边关危机。房权与杜嘉再次凭借出色的谋略与果敢的行动,赢得了满朝文武的赞誉,成为北唐百姓心目中的英雄。
权力倾轧,陷入困境
随着房权与杜嘉在朝堂上的威望日益升高,他们也引来了一些人的嫉妒与怨恨。以封德彝为首的旧势力,不甘心在新政中失去权力,开始暗中谋划,试图扳倒房权与杜嘉。
他们四处散布谣言,说房权与杜嘉结党营私,意图架空皇帝。在一次朝堂议事中,封德彝突然发难:“陛下,近日听闻房权与杜嘉私下频繁往来,行为甚是可疑。臣担忧他们二人结党,有不臣之心,还望陛下明察。”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一些不明真相的官员纷纷附和。
房权与杜嘉心中一惊,但他们并未慌乱。房权冷静地说道:“陛下,臣与杜大人一心为国,往来皆是商讨国家大事,从未有过任何私心。封大人此言,毫无根据,分明是在恶意中伤。”杜嘉也义正言辞地说道:“陛下,若臣等有不臣之心,愿以死谢罪。但请陛下务必查明真相,莫让忠臣寒心。”
李重越虽对房权与杜嘉信任有加,但面对如此舆论压力,也不得不下令调查。在调查期间,房权与杜嘉的处境十分艰难,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被人监视,一些原本支持他们的官员也开始动摇。然而,房权与杜嘉并未因此而退缩,他们坚信清者自清,依然坚守岗位,为北唐的事务尽心尽力。
真相大白,重归朝堂
就在房权与杜嘉陷入困境之时,一位正直的官员站了出来,为他们揭露了真相。此人是御史中丞马周,他一直钦佩房权与杜嘉的为人与才能,不忍看到他们被诬陷。马周暗中调查封德彝等人,终于找到了他们编造谣言、恶意陷害的证据。
马周拿着证据进宫面见李重越,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李重越看了证据后,龙颜大怒,立刻下令严惩封德彝等人。他亲自将房权与杜嘉召入宫中,感慨地说道:“二位爱卿,朕险些误信谗言,错怪了你们。多亏了马周,才让朕知道了真相。朕在此向你们赔罪。”
房权与杜嘉连忙跪下,说道:“陛下,臣等惶恐。陛下圣明,能明察秋毫,实乃北唐之幸。臣等定当一如既往,为陛下效力,为北唐的繁荣昌盛鞠躬尽瘁。”
经此一事,房权与杜嘉与李重越之间的关系更加稳固。他们重新回到朝堂,继续为北唐的发展出谋划策,尽心尽力。在他们的辅佐下,北唐的国力日益强盛,百姓安居乐业,迎来了一段辉煌的盛世。
暮年岁月,传承遗风
时光匆匆,房权与杜嘉渐渐步入暮年。他们的身体已不如从前,但那颗为北唐效力的心,依然炽热如初。他们虽不再像年轻时那样活跃于朝堂的风口浪尖,但依然心系国家大事,时常向李重越提出宝贵的建议。
李重越对他们愈发敬重,时常亲自到他们家中探望,与他们商讨治国之道。在房权病重期间,李重越多次派太医为他诊治,还亲自为他熬制汤药,希望他能早日康复。然而,命运无情,房权最终还是没能战胜病魔,在一个宁静的夜晚,与世长辞。
李重越悲痛万分,亲自为房权撰写碑文,以表彰他为北唐所做出的卓越贡献。杜嘉看着老友的离去,心中悲痛不已,但他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他继承房权的遗志,继续辅佐李重越,为北唐的繁荣贡献着自己最后的力量。
不久之后,杜嘉也因积劳成疾,离开了人世。李重越为失去两位肱骨之臣而痛心疾首,他在朝堂上感慨道:“房权善谋,杜嘉善断,二人乃朕之左膀右臂。如今他们相继离去,朕如失双臂。但他们为北唐所立下的功绩,将永载史册,为后世所铭记。”
房权与杜嘉的一生,是为北唐的繁荣昌盛而奋斗的一生。他们一个以谋略见长,一个以决断称雄,携手共进,为北唐开创了辉煌的局面。他们的故事,在北唐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北唐人,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