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置。
林小满几乎蜷缩在高性能工作站巨大的曲面屏后面,整个人被屏幕的幽蓝光芒笼罩。她戴着巨大的、包裹性极强的降噪耳机,隔绝了外界的一切声响。身上套着一件过于宽大的、印着像素风游戏角色头像的黑色连帽衫,帽檐压得很低,遮住了小半张脸,只露出紧抿的、没什么血色的薄唇和线条清晰的下颌。她的手指在机械键盘上飞舞,快得只剩下残影,发出节奏密集而清脆的敲击声,如同在演奏一曲狂野的电子乐。屏幕上,复杂的代码如同瀑布般倾泻而下,绿色的字符在黑色背景上疯狂滚动,构建着某种外人难以理解的逻辑迷宫。
蒋耀拿起平板,起身,无声地走到林小满的工作台旁。他没有立刻出声,只是静静地站着,身影投下一片阴影,挡住了部分屏幕的光线。
林小满敲击键盘的手指没有丝毫停顿,甚至连眼神都没有偏移一下。仿佛蒋耀的存在,和实验室里其他任何一件家具没有任何区别。只有在她敲完一个复杂的嵌套循环,按下回车键,看着屏幕上跳出“CompileSuccess”的提示后,她才极其缓慢地、像设定好延迟程序的机器人般,抬起眼皮。厚重的黑框眼镜后,那双眼睛平静无波,如同两口深不见底的古井,没有任何情绪,只是纯粹地映出蒋耀冷峻的身影。
“有事?”她的声音透过耳机的缝隙传出,很轻,很平,没有任何起伏,如同电子合成音。
蒋耀没有废话,直接将手中的平板电脑屏幕转向她。上面清晰地显示着那个三维校园模型,红色光点的移动轨迹,高亮的威胁路径,以及触目惊心的“高度危险”评估和边界渗透预警。
“发现一个针对特定目标(云落)的高度可疑监控者。具备专业规避意识,模型显示其行为模式对现有被动监控体系构成显著威胁。”蒋耀的声音和他的人一样,冷静、简洁,没有多余的修饰,每一个字都像被精确打磨过,“我需要构建一个主动防御预警系统。核心思路:信息诱捕与行为预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数学的守护边界(第2/2页)
林小满的目光落在平板上,那古井般的眼眸里终于掠过一丝极其微弱的、如同水波涟漪般的波动,那是属于顶级技术高手看到有趣挑战时特有的光芒。她伸出纤细的手指,在平板上快速滑动、缩放,审视着模型、数据和蒋耀标注的关键点。她的动作精准而高效,没有丝毫多余。
“具体需求。”她言简意赅,目光依旧黏在屏幕上。
“第一,在现有校园监控网络(包括官方和部分可接入的第三方)基础上,构建一个‘蜜罐’网络。”蒋耀的语速平稳,逻辑链条清晰无比,“我需要你筛选并接入校园内特定区域(E区宿舍楼周边、音乐学院大楼至宿舍路径、体育馆外围、小树林等)所有可用的、具备联网功能的公共或半公共设备——包括但不限于:部分智能路灯控制器、图书馆自助借还机定位模块、特定咖啡厅的WIFI探针、甚至是校园共享单车的部分定位节点。利用这些节点,在关键路径上制造‘信息诱饵’。”
“诱饵内容?”林小满的手指在平板边缘无意识地敲击着,那是她高速思考时的习惯动作。
“伪造的目标(云落)活动信息。”蒋耀的眼神锐利如刀,“我需要你模拟生成目标在这些高危区域出现的时间戳、停留时长、甚至特定行为特征(如在特定长椅停留、在特定时间段出现在特定咖啡厅窗口等)的虚假数据流,并通过‘蜜罐’节点有策略地、间歇性地泄露出去。目标:引诱监控者暴露其信息获取渠道和追踪逻辑。”
林小满微微歪了下头,黑框眼镜滑落一点,露出她清秀却毫无表情的眉骨:“风险。伪造数据流可能被官方监控系统识别为异常,触发警报。”
“风险可控。”蒋耀的回应斩钉截铁,带着强大的自信,“数据注入量控制在极低水平,模拟行为特征基于目标真实历史活动大数据进行高度拟真化处理,注入点选择官方监控覆盖薄弱或数据处理延迟较高的边缘节点。我会提供目标近期的精确活动轨迹模型作为拟真基础。被识别概率低于3.7%。”
林小满沉默了几秒,似乎在脑海中飞速计算着蒋耀方案的可行性和技术实现路径。她的指尖在平板边缘敲击的节奏更快了。
“第二,”蒋耀继续说道,调出平板上另一个界面,展示着复杂的数学公式和概率分布图,“在‘蜜罐’运行期间,我需要一个实时行为预测模型。模型输入:监控者捕获‘诱饵’信息后的反应时间、移动轨迹变化、观测点选择偏好。输出:其下一步高概率行动点、以及最终核心观测位置(锁定其物理据点)的概率分布图。模型核心算法采用改进型隐马尔可夫链结合贝叶斯动态博弈网络,我会提供基础框架和核心参数,你需要完成代码实现、优化并行计算效率、并确保模型能实时接入‘蜜罐’网络反馈数据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