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我给你主任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翠湖市局支援的电脑和数码相机运抵光明分局刑侦大队,引起了一阵不小的骚动。
    崭新的方正电脑主机和CRT显示器,还有几台沉甸甸的奥林巴斯数码相机,在2002年的基层公安局,绝对是稀罕物。
    刘建业摸着冰凉的数码相机外壳,咧着嘴笑。指挥中心腾出来的小办公室里,两台电脑已经摆上桌。
    设备到位,陈默的改革方案有了硬件支撑,开始实质性地运转起来,虽然磕绊依旧不少。
    魏建国看着这些新家伙什儿,虽然心里对新结构还是有点嘀咕,但也不得不承认,陈默这小子是真有点门路,能从翠湖市局抠出这些硬货。
    陈默没沉浸在设备到位的喜悦里。他知道,人才是更关键的瓶颈,尤其是能支撑起他“情报导侦”理念的技术人才。
    指挥中心需要一个真正的核心大脑,能把那些Excel表格用活,甚至构建更有效的信息系统。他想到了一个人——张泽天。
    张泽天是市局信息通信处的宝贝疙瘩,正儿八经的计算机硕士,在2002年的公安系统,这学历和技术背景凤毛麟角。
    陈默刚重生的9.12案期间,陈默就和张泽天打过交道。
    当时的张泽天还是给陈默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这人技术扎实,话不多,但脑子活,最关键的是,他对公安业务有热情,不满足于待在市局机关搞维护。
    但挖市局的技术骨干,而且是硕士,这事不是陈默一个分局大队长能拍板的。他需要更高层面的支持。他首先想到了分局局长吴天赐。
    吴天赐也算是是广华市公安系统少有的高学历领导,公安大学博士毕业,理论功底深厚,思想相对开明。
    陈默敲开了局长办公室的门。
    吴天赐正在看文件,见陈默进来,他放下笔,指了指对面的椅子:“陈默,坐。翠湖的案子干得漂亮,汪局电话里把你夸了一通。设备也到了?”
    “是,吴局,刚到位,正在调试。”陈默坐下,直奔主题,“吴局,我来是想汇报一下刑侦大队重组改革的进展,还有…遇到的一个关键困难。”
    “哦?说说。”吴天赐饶有兴致地放下了文件。
    他对陈默这个年轻骨干一直比较关注,方山县案和翠湖案的表现都证明了他的能力,但搞结构改革,这步子确实不小。
    陈默把改革方案的核心思路、目前指挥中心和技术中队的运转情况,以及面临的专业人才匮乏问题,简明扼要地汇报了一遍。
    尤其强调了指挥中心缺乏一个能将信息有效整合、分析、利用起来的技术核心。
    “所以,你想从市局挖人?张泽天?”吴天赐听完,眉头微蹙。
    陈默的想法比他预想的还要大胆,甚至可以说有些超前。
    2002年,“信息主导警务”的概念在部里都还处于探索阶段,更别说基层了。陈默提出的“情报导侦”、“数据串并”、“专业分工”,尤其是组建技术分析团队的想法,让这位博士局长都感到一丝震动。
    “吴局,我知道这想法可能步子有点大。”陈默坦诚道。
    “但现实案件越来越复杂,线索越来越碎片化。光靠人海战术和传统摸排,效率低,容易漏。指挥中心有了设备,但缺能把设备用好、把信息玩转的人。”
    “张泽天有这个能力,他在方山县案的表现证明了这点。我们需要他这样的人,把散落的信息点,连成线,织成网。”
    吴天赐沉默了片刻,手指轻轻敲着桌面。办公室很安静,只有墙上挂钟的滴答声。
    “陈默,”吴天赐终于开口,语气平和但带着审视,“你的思路,很有价值,甚至可以说看到了未来刑侦发展的一个方向。信息,或者说数据,确实会越来越重要。你的改革,方向是对的。”
    陈默心中一振。
    “但是,”吴天赐话锋一转,目光变得锐利,“改革不是一蹴而就。”
    “你刚上任,大队内部还在磨合,新设备刚上手,一下子引入一个市局的‘空降兵’,还是搞技术的,能不能服众?怎么融入?会不会水土不服?这些都是问题。步子太大,容易摔跤。”
    他停顿了一下,看着陈默:“编制问题,分局层面,我会尽力帮你协调。增设技术性岗位,补充专业人才,这个思路我支持。”
    “但具体到张泽天这个人…他是市局的在编技术骨干,调动他,不是分局能决定的,需要市局一把手点头。而且,徐局刚上任不久,他对你的印象虽然不错,但会不会支持你这么挖市局的墙角?你得想清楚。”
    陈默听明白了。吴天赐支持他的理念和人才需求,也愿意在分局层面解决编制问题,但调张泽天这事,他帮不上忙,也提醒他注意节奏和阻力,关键在徐海涛。
    “谢谢吴局指点,我明白您的意思。编制问题有您这句话,我心里就有底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