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确实难成气候。
“不过,狮子搏兔,亦用全力!”
杨广负手而立,瞥了眼折子,沉吟道:“明日朝会上,让文武百官议一议此事吧!”
闻言,杨素躬身作拜道:“臣遵旨!”
杨广点了点头,拿着折子,转身就走下了城楼。
临了之际,他还不忘扫了一眼城中的擂台,仍然在不断邀战的裴元庆,突然道:“这小家伙既然精力旺盛,不断求战,那便将他放在朕的身边吧!”
话音落下!
杨素怔了下,顺着杨广视线望去,顿时反应过来,感慨道:“这裴元庆真是福泽不浅,竟能被陛下看上!”
闻言,杨广莫名的笑了笑,随后转身离去。
宇文成都这个天宝将军前脚走,后脚就来了一个八臂哪吒法身转世的裴元庆。
他才是真正的福泽不浅啊!!
翌日,乾阳殿。
文武百官按律上朝,除了杨广之外,暂领文武百官的次相杨素、吏部尚书牛弘、礼部尚书杨玄感,以及其他五品以上的大臣,全部汇聚一堂。
大律规定,只有五品以上的官员,才能有资格参加朝会。
但又并非是所有五品官员都能参加朝会。
具体而言,只有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以及六部等重要部门的五品官员,才有资格参加朝会。
这是文官的规矩。
而武将这边的话,则是十二卫之中的五品以上武官,有资格参与朝会。
例如,罗松被褫夺官职之前是武侯卫骑都尉,正儿八经的五品武官,就有资格参加例行朝会。
一身绯色官服的杨素站在群臣之首,往日这是伍建章的位置。
但现在,伍建章为筹办文帝祭,前往了长安城,如今是他暂领文武百官。
“诸卿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杨广端坐在龙椅上,扫过殿内诸公。
话音落下。
户部侍郎出列,恭敬道:“启禀陛下,立春已经不远,各地州府、郡县上禀问询,今岁播种之物,是否与往前一样。”
杨广沉吟片刻,问道:“之前的播种之物都是什么?“
大隋的稻种,与他所知的历史没有什么太大分?,主要是糯米和粳米。
但是,仅凭寻常的糯米和粳米,显然不可能养活如今庞大的人口。
这也是杨广一直压在心底,疑惑不解的问题。
他此前就隐隐有些感觉,但因为接二连三的事情发生,以及频频的闭关,让他无暇深究这件事。
户部侍郎回答:“回陛下的话,之前的播种之物,山东、河南等地,均以红薯为主,次为土豆和玉米。”
“至于南方等地,多仍然是以糯米,粳米等水稻为主。”
话音落下!
杨广怔了下,脑海中仿佛有一道惊雷劈落,眸子紧缩,下意识问道:“你刚刚说什么?”
“各地播种的......是什么?”
不怪杨广隐隐有些失态。
而是刚刚户部侍郎说出的那几个词让他没法平静!
“回陛下,山东、河南等地均以......”户部侍郎怔了下。
杨广抬了抬手,打断他的话,直接问道:“你刚刚是不是说了红薯、玉米和土豆?”
“回陛下,正是如此。”户部侍郎奇怪的应道。
杨广深吸口气,眉头一跳,面无表情的道:“你说的这三样东西,是怎么出现的?”
若是他没有记错,这三样东西最早都要几百年之后才会出现!
现在,怎么会提前了?
原历史记载之中......不,不仅是历史记载,西游记、封神榜之类的任何传记传说,也没有提到红薯和玉米、土豆等农作物。
这意味着它们并不存在!
至少不应该如此光明正大,明晃晃的出现在一个户部侍郎的口中。
而满朝文武的表情......看起来像是习以为常的样子!
这不正常!
户部侍郎有些摸不着头脑,余光瞥向其余一众大臣,见他们也是一脸茫然。
“回陛下,此三样播种之物,不正是陛下为我大寻到的吗?”
一瞬间,杨广整个人都怔住了。
他想过很多可能,唯独没想过,红薯、土豆和玉米是他带给大隋皇朝的!
可是......不可能啊!
如果是他做的,那为什么他没有这个记忆?
杨广眸光闪烁,深吸了一口气。
其龙袍下的手掌紧握,但又迅速恢复了平静。
“原来如此,朕进来乏困,记不太清了。”
杨广目光扫过殿内诸公,轻声道:“此事由司农寺住持,去岁与之前的播种之策是如何,若无差错,那就延续下去!”
闻言,户部侍郎虽然心中奇怪,但还是恭敬拜礼,道了一声遵旨,然后退了回去。
而此时,杨广揉了揉眉心,心头思绪万千。
北方地旱,不宜水稻等种植,倒是很适合红薯、土豆等农作物。
按照这个方向来说,朝廷能有红薯、土豆等物,在北方铺设开来,倒是一件幸事。
至少,此物能解决北方百姓的温饱问题。
而百姓吃饱了,自然也就不会整日想着造反。
“所以......”
“之前奇怪的地方是在这里啊!”
杨广缓缓靠在龙椅上,眸光闪烁,看着殿内诸公渐渐上前奏禀,心神缓缓放空。
他心中那个一直困扰的疑惑......终于解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