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锁横江·龙旗裂帛·新元肇始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举目四顾,烽烟犹在!强敌环伺!
    龙旗所到之处,即是我炎黄文脉复兴之地!学堂、医馆、钢铁熔炉!必深植根基于此!
    凡有敢执皮鞭为律法,举刀枪行劫掠者!”
    他眼中寒光爆射,声音如同千载寒冰淬炼的金石交击:
    “便让铁锤……教他认认!”
    “用新铸的炮膛!用刚冷的刀刃!”
    “炎黄一脉——”
    “不可欺!”
    春节后的第一个集市日,泗水港码头。空气中还弥漫着淡淡未散尽的硝烟味与新鲜海风的咸腥。残破的栈桥边,新的货摊如雨后春笋般支了起来。
    左边,是土著用新鲜藤蔓编织的精细鱼篓、草席和带着山林气息的木雕图腾;右边,是华人新窑烧出的青花碗碟、瓷盆,釉色温润,闪烁着传统的光泽;中间最显眼的位置,却堆放着几台闪烁着崭新钢铁冷光的崭新铁犁——那是爪哇岛上第一座小型机械修造所赶制出的首批产品。
    阳光穿过晨雾,照射在铁犁光洁的斜面上,一行被精心镌刻在犁辕外侧的篆字小楷闪闪发亮,每一个笔画都仿佛蕴含着千钧的耕垦之力:
    “此犁所过,皆为——炎华良田!”
    犁铧反射的耀眼光斑,似乎能穿透空间,落在码头广场远处那座新矗立起来的巨大石碑之上——
    碑名:赤土记!
    碑文是用最沉稳浑厚的魏碑体刻成:
    “咸丰二年元春正朔日,炎华国陆军第三师、第四师劲旅威临爪哇。
    是岁,凶疠退散,五谷丰登,商舶辐辏,岁计三百又奇。
    土著之民颂之曰:
    ‘龙旗来,红毛去!
    耕者有其田亩,织者得其机杼。铁砧响,学堂开,赤土之上,永诀奴字枷锁。’
    是为记。”
    刻字之人显然在“奴”字上倾注了最大的悲愤与最深的力量,凿痕深如刀刻。
    巨大石碑的背面,是缓缓入港卸货的商船剪影。为首的那艘三桅大帆船艏处,一面崭新的旗帜正迎着海风猎猎铺展!那旗帜与本土的蓝底龙纹稍有不同,旗面是更深的靛蓝,象征南太平洋的深邃,龙形依旧,旗角却绣着一枚燃烧着的金色船锚印记,下方用深红丝线,绣着两行遒劲的小字:
    “炎华——南洋行!”
    与此同时,勒阿弗尔船厂。“拿破仑号”巨大船台深处,人声鼎沸,锤响如同雷暴。六吨重的锻铁装甲板在蒸汽起重机的狰狞嘶吼中被沉重吊起,“轰隆”一声嵌合在巨大的龙骨结构上。重锤猛力敲击着固定栓钉,巨大的声浪震得塞纳河面上残存的浮冰嘎嘎作响,不断崩裂。天才设计师欧仁-埃曼纽埃尔·维奥莱-勒-杜克死死盯着手中蓝图里侧舷装甲的参数标注,那冰冷的数字——厚达110毫米!足以当下当今已知最猛烈的舰炮轰击。他苍白的手指划过图纸上那钢铁巨兽炮廓雄壮的曲线,眼神狂热而自负:“必须让那些东方人知道,高卢的钢铁……能碾碎他们所有关于巨龙的神话。”他没有注意到,或者说刻意忽略了,一阵来自港口的风突然掀翻了他桌角的一叠技术文件,一张薄薄的、印满了奇异方块字和图解的炎华报纸被吹落在蓝图之上。报纸一角,清晰印着“伏波级近海炮舰舰炮炮塔构造局部图解”……
    伦敦朴茨茅斯军港。船坞中,代表着大英帝国绝地反击希望的“勇士号”铁甲舰,庞大的舰身已近完工。刺鼻的油漆味弥漫着。舰长科尔爵士面无表情地站在湿冷的甲板上,看着汗流浃背的工人极其笨拙地将一门门重达数十吨的110磅(约50公斤)巨型滑膛前膛炮,费力地拖上倾斜的炮位甲板。他的目光并未停留在这些代表帝国昔日荣光的巨炮上,反而投向远方看不见的东方,眉头拧成一个深深的疙瘩。他转向身边那位面色同样凝重的军械官,声音低沉地问道:“马六甲……消息确认了?炎华人的那种……连珠炮?每分钟……真的能连射五发以上?”
    军械官默然无语,只是从随身携带的硬皮公文包里掏出一件东西,递到舰长眼前。那是一个变形的铜制炮弹药筒底壳,边缘带着明显的爪哇战役独有的剧烈灼烧撕裂痕迹,散发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火药硫磺余味。一切尽在不言中。舰长看着底壳上扭曲的刻痕,仿佛听到了来自马六甲海峡铁甲舰旋转炮塔那令人心头发麻的速射声。“我们的主力舰炮……还在排队枪毙……”他几乎是**着吐出这句话,转身望向尚未装炮的巨大炮廓位,眼神绝望如冰。
    三宝垄军械局后院临时辟出的试射场。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硝烟与新鲜铁屑的气息。王铁锤一身工装,脸上沾着黑油污,正亲自调试着刚从系统仓库中提出来的新家伙——一门88mm后装线膛野战炮。炮身冰冷厚重,炮管在阳光下泛着幽蓝的光泽。“装药!试一发!”他粗声下令,语气中带着对力量的期待。炮手熟练地填入定装药包和黄铜药筒底火,塞入弹头,关闭炮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