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古老方正的汉字如同神祇降下的符咒,将沉静而磅礴的中华力量,以最直观的方式投射在铺着猩红丝绒桌布、摆放着象征屈辱的协约文本的长桌上。
德比伯爵握笔蘸墨时,那只从不曾颤抖的稳若磐石的手,此刻竟因心头那难以名状的沉重和虚脱感而微不可察地抖动了三次。当他艰难地将羽毛笔尖移到协约中“承认袋鼠大陆为炎华共和国不可分割之领土主权”这一划时代性的条款下方,正欲签下自己决定帝国命运的名字时——那只精工打造的丘吉尔牌镀金钢笔,竟仿佛耗尽了最后支撑帝国的力量,彻底枯竭!笔尖划在雪白的羊皮纸上,只留下一道苍白无力的凹痕,连一丝墨迹也吝于挤出!
德比僵在那里,尴尬的空白如同深渊横亘在签约仪式的核心。
“请用这支,”陈平平静的声音响起。他从藤箱中取出一支样式简洁刚健、闪动着幽冷合金光泽的钢笔递过去。德比几乎麻木地接过。笔身触手微沉,竟透着金属特有的冰冷沉实之感。他下意识翻看笔身一侧,精妙的阴刻赫然在目——一只灵动强健的袋鼠,与一条盘绕昂首的飞龙相互缠绕,纹路清晰入骨!笔杆尾部刻着一行微不可察的英文铭文:“熔炼自皇家橡树号舰炮钢,炎华制于卧龙岗钢铁厂,1888.5”。
德比伯爵嘴唇蠕动了一下,终于认命般,握着这支饱含毁灭与新生双重象征意义的“龙纹钢笔”,沉重而坚定地在这份将改写帝国版图的协约上,签下了首相的全名:德比·爱德华·史密斯·斯坦利。
“这钢笔……挺好用。”德比伯爵沙哑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形容的复杂情绪,放下笔时,仿佛卸下了整个帝国的重担。
“我们的钢铁更好。”陈平平静地接过那份带着体温、凝结了两个民族未来走向的协约文本,娴熟地叠好,收入他那见证了一路的藤箱。“下一回贵国需要再造铁甲舰时,可以考虑向我们订购钢料,”他的目光清澈而坦荡,“卧龙岗的转炉精钢,比你邓莫尔厂手工锻打的熟铁船壳,坚韧度高百分之二十。”
“你们还想向……大英帝国……出售钢铁?!”外交大臣克拉伦登勋爵站在一旁,脸色苍白如纸,声音里带着被彻底侮辱后的扭曲与难以置信。
“为什么不呢?”陈平整理藤箱的动作从容依旧,箱盖微微掀起的一角,隐约露出一张设计图的图角,正是卧龙岗钢铁厂最新型贝塞麦转炉的构造图。“我们地下的富矿,足够支撑五十年的冶炼之火。贵国纺织机上饥渴的梭子需要钢轴驱动,我们坚韧而温暖的棉布也需要通往广阔世界市场的走廊。生意,本该只是生意!”他的目光坦然地迎向克拉伦登那充满屈辱和不解的眼睛,嘴角浮现出一抹洞察世事的冷峻,“不像贵国数百年来,总是将生意和炮艇捆绑销售——一手拿着账单,另一只手上……却攥着上满铅弹的燧发枪。”言毕,他微微颔首致意,转身走向那扇洞开于灿烂阳光之下的门扉。
签约仪式结束的尾声,泰晤士河金色的水面上,恰有一艘悬挂着赤底金龙踏浪徽记的大型商船悠扬鸣笛,划开清波驶过西敏桥下。船尾巨大的中英文船名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同泽号”。这艘隶属炎华航运总署的巨轮,刚刚完成了从阿姆斯特丹鹿特丹转口而来的航程,正缓缓驶向新开放的伦敦港。船舱深处装载的,是爪哇火热的土地上榨取的蔗糖和苏门答腊岛浓密雨林割取的乳白胶汁——橡胶。陈平独自立于码头,任由河风拂过鬓角。商船粗壮的烟囱向铅灰色的伦敦天空喷吐出大团凝实的白烟,那白烟久久不散,恰似一条虚幻而韧性的缎带,蜿蜒连接起浑浊的泰晤士河、通往遥远印度洋的海平线,以及那片冉冉升起于南方的新生大陆。
*
一个月后,悉尼港。
碧空如洗,海鸥盘桓。新落成的炎华龙纹徽记拱门在阳光下庄严肃穆。悬挂着圣乔治十字船首旗与米字舰尾旗的约翰国商船“东印度人”号,船长方格斯船长手持那份印制精美、盖有炎华外交部火漆的《通商协定》文书,站在悬梯末端。在他面前,戴着挺括军帽、身着靛青制服的年轻炎华海关检查官一丝不苟地审视着文件细节,随即拿起一方纯黑钢制的印章。印章底部的刻纹并非传统的方形,而是一只灵动强健的袋鼠踏立于惊涛骇浪之上!更令方格斯船长心头猛震的是,那印章宽大的底座侧面,赫然清晰镌刻着一行英文徽记——“熔炼自皇家橡树号舰炮钢,堪培拉工政总署督造”。钢印在文件左下角干净利落地盖下。“咯噔”一声轻响,如同历史翻过了沉重的一页。那鲜红的印泥印记,像一道不泯的伤疤,更像一个新生时代的朱砂凭证。
遥远燥热的加里曼岛上,李定边将军麾下的工兵旅与招募来的当地土著劳工正协力拆除殖民时代遗留的海防炮台。巨大的花岗石被铁钎楔开,生铁铸就的沉重炮管被钢缆套牢,缓缓放倒下来。拆除下来的旧铁轨被重新锻造、矫直,铺设于广袤岛屿的内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