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徽,却已被年轻躯体透出的蓬勃热气温润捂暖。脚边,刚刚撬开的松木箱散发出新鲜木屑的清苦芬芳,箱内,一支支毛瑟Gew98步枪沉默着崭露容颜,木质枪托浸润着桐油的深润光泽,枪管尽头那冰冷的螺旋膛线,在熹微晨光映照下,幽深得仿佛禁锢着一束来自未来的星辰之火。再向外是十门威严肃立的克虏伯77毫米速射野炮,它们粗壮的炮轮深深陷入由远古火山喷发形成的灰色沙碛中,炮身上的出厂编码依旧簇新锃亮——那是系统赋予的唯一印记,然而炮管钢壁上那特有的螺旋锻打纹路,分明又带着埃森工厂熔炉深处滚烫的气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寒刃破晓·和约未干·铁师又砺(第2/2页)
胡泉锃亮的马靴踏过粗粝砂石地面,每一次沉重的叩击,都惊起碎石摩擦迸溅出的细微火星与低沉回音。他锐利的目光扫过整齐肃立的士兵方阵,心头忽地一动:这次的系统具现兵员,其面相特征竟与前几回截然不同!先前的系统士兵,清一色皆是东亚细亚龙国血脉的面容轮廓。而此次,在晨曦的映照下,清晰可见这军阵中,既有黑眸锐利、眉宇间带着东亚坚毅神韵的年轻脸孔,亦有鼻梁高耸、眼窝深陷如雕凿般的欧罗巴轮廓,更间杂着浓眉大眼、皮肤如紫铜般泛着光泽、带着岛屿烈日风霜的南洋土著青年!看来……这片流淌着血与火的融合之地,连同这片土地艰难孕育的新生之魂,亦在无形中影响着系统具现的原则,将“民族融合、同泽共生”的理念,悄然熔铸进了这柄未来的国之利刃。
胡泉的脚步停在军阵第一排。面前是一个目光如炬的年轻华人士兵,左额角有道斜掠而下的浅疤,那是去年巴达维亚巷战中被一枚流弹亲吻过的纪念徽章。“叫什么?”声音不大,却清晰地穿透了旷野的寂静。
“报告大统领!炎华陆军第五师列兵——林小虎!”青年士兵猛地将手中步枪枪托顿向坚实的地面,发出沉闷有力的声响,紧握枪身的手指关节因用力而绷得发白。
胡泉伸出手,指尖缓缓抚过青年怀中步枪那冰冷光滑的枪身,在钢与木的交界处,一个极其微小的龙形暗纹与克虏伯那闻名全球的盾形商标并排烙印其上。他低声问:“识得此枪,射程几何?”
“射距校准标杆一千二百米!”林小虎的声音带着一丝初上战阵的颤抖,目光却如磐石般坚毅,绝不避让。“教官训示,比约翰国恩菲尔德新式步铳,还多出了三百步的生死间隔!”
军阵尽头,一架巨大的MG08式水冷重机枪静卧着,粗大的金属枪身泛着无情的冷光,冷却水筒口悠悠逸散着细微的白色水汽。射手是一名身形健硕如铁塔的土著青年,颈间一枚骨质哨管用皮绳系紧悬于胸前——那是“红溪会”劫后余生的象征信物。眼见大统领步伐靠近,这青年士兵眼中瞬间燃起热焰,竟无需口令,手臂肌肉贲张如弓弦,一套分解重机枪核心部件的动作行云流水展开,动作之利落迅捷,宛如武林高手翻动经卷秘籍!他低沉的土著口音带着强烈的自信汇入空气中:“禀大统领!此铁牛(土著士兵对重机枪的昵称),三分钟内必可更换枪管!三百发尖头弹链倾泻,弹无虚发,绝不卡滞!”
胡泉并未言语,目光越过年轻士兵们坚毅的面庞,落向不远处炮群之畔那道挺立如山的身影。那人身着剪裁得体、肩章缀着一颗寒星的全新上校军服,正将一面深沉的玄铁色军旗展开一角,用一只骨节粗大、布满老茧的手抚平旗面。此人乃是赵刚!昔日乔治湖畔苦战,曾以刺刀染血挑落过郁金香旗的百战老兵!此刻他正紧攥着第五师的军旗旗杆,目光沉郁如古井寒潭。那暗沉铁色的军旗一角,用苍劲遒逸的古篆体,银线绣着四个大字——“铁血同泽”!
“赵刚。”胡泉的声音低沉如袋鼠之洲腹地亿万年前凝固的火山岩。
“卑职在!”赵刚毫不犹豫,单膝触地跪倒尘埃,那军旗垂下的赤色流苏拂过他粗粝的手背——那只手上,一道深褐色的烧灼旧疤赫然在目,乃是他当年在乔治湖战场上肩扛滚烫炮弹时留下的烙印。
“知道为何将你从参谋部的沙盘地图前,调来执掌这片硝烟之地?”
赵刚抬起头,目光如手中的军旗般凝重:“卑职明白!这支部队……不是用来守御现成的基业,它是您手中准备射出的破甲之箭!是为了让那金龙之旗,插上地图上更深、更远的堡垒!”他回答的每一个字,都带着战火淬炼过的千钧重量。
“此言如金玉。”胡泉颔首,从胸前捻出一枚小巧却异常凝重的龙纹徽章,亲自为其佩戴在赵刚的领口,“这支利箭的锋芒,永远只会指向那些妄图重新给这片土地套上枷锁的人!然则你需时刻谨记——”他的声音陡然低沉,带着一种穿透灵魂的力量,“子弹可洞穿铁甲壁垒,却永远无法钉住民心归属!”说罢,他的手指遥指方阵后方那片雨林深处,晨光熹微中,几缕湿润温暖的炊烟正袅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