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紫宸论策·龙途择向·赤土纳贤(第1/2页)
紫宸殿里那尊古铜仙鹤香炉的第七炷香,悠悠地燃到了尽头。那缕青烟固执地向上攀升,在巍峨的穹顶之下,凝成了一道笔直如线的烟柱,悬在那里,像一柄静默无声却随时可能斩落的巨剑。胡泉的手指捻着刚刚由布莱尔那边送来的那份沉甸甸的情报,麻纸的边缘已经被他反复摩挲,那方象征着突厥苏丹权威、带着新月徽记的火漆印,温润得近乎失去了棱角。情报纸页里,夹着的一张照片格外刺眼:约翰国那支绰号“阿夫斯克”的集团军,公然在伊洛瓦底江的江岸上,架设起他们引以为傲的阿姆斯特朗大炮。粗大的炮口,宛如巨兽的血口,冰冷地指向远方那些属于蒲甘王朝的古老佛塔。照片一角,佛塔那曾经金碧辉煌的尖顶,在炮火的余烬映照下,闪烁着微光,却像极了一颗行将熄灭在硝烟里的微弱星辰。
“布莱尔这老伙计,眼睛很毒,看得透。”胡泉低沉的声音打破了殿内的寂静,他抬手把那份情报重重地按在了光滑如镜的紫檀木大案上。案面上,一幅铺展的南洋海图,刚刚又添上了猩红的标记——迦罗檀国的疆域被红色的朱漆谨慎地圈画成一圈虚线,旁边一行小字注解赫然写着:“约翰国兵力:2万,补给线:伊洛瓦底江”。他的目光抬起,越过高大的殿门,正好看见殿外涌进来的晨光,漫过那十二根盘踞着虬龙巨影的殿柱。金砖铺就的地面,将这些张牙舞爪的龙影投射下来,斜斜地钉在地上,仿佛插着的十二把无声但威严的巨刃。
“传纶枢阁诸公,即刻觐见。”胡泉手边的玄铁剑鞘轻轻碰了一下案角,“当啷”一声清鸣,清脆得如同金石交击,竟惊得殿角飞檐上悬挂的铜铃,也跟着嗡嗡嗡地颤了三下。侍立在阴影里的内侍太监忙躬身应诺,刚要转身出去,却又被胡泉猛地叫住:“等等。吩咐膳房,烧些滚热的茶汤送上来——用龙国那边运来的上等碧螺春。记住,多切些姜丝进去,这天,得祛祛寒湿气。”
辰时三刻,同泽党总部核心——纶枢阁的八位阁员,踏着满地澄澈的晨光,步履沉稳地走进了威严的紫宸殿。走在最前的李文渊,他那副玳瑁架子眼镜的镜片上,竟还沾着清晨露水的微痕,他显然是刚从枢机院那庞大的档案库房里急急赶来的。宽大的袍袖里,揣着一部装帧古旧的《蒲甘王朝世系考》,书页泛黄得厉害,像是被岁月浸透了,其中一页翻开着,上面清晰地记载着:“蒲甘王室祖上,曾向我龙国天朝纳贡,岁岁进献大象牙整百对”。跟在他身后的张子轩,怀里紧紧抱着一只磨得锃亮的算盘,人还未到跟前,那算盘珠的噼啪脆响,已经比他的脚步声更快地传进了大殿,透着一股风风火火的急迫。他手心里攥着的是一份侨民统计表,“南洋诸地华人同胞尚不足十万之数,卧龙岗钢铁厂急需招募工匠三千”的字迹,不知是紧张还是焦急,竟被汗水浸润得有些字迹模糊。走在后面的一位,是陈启明,他那象征法理威严的庄重法袍下摆,扫过高高的金丝楠木门槛时,带起一股微弱的气流,吹动了案桌上那份情报的纸页一角,露出了照片上那触目惊心的一幕——佛塔的断壁残垣上,布满了大小不一的弹孔,像无数只瞪大的、充斥着哀怨与控诉的眼睛,透过照片死死地盯着这紫宸殿里的每一个人。
“都看过布莱尔呈上来的东西了?”胡泉的目光像两道探照的光柱,逐一扫过这些得力干将的脸庞,最终稳稳地落在那幅铺陈开的南洋海图,锁定在迦罗檀国的位置。“约翰国此番大动干戈攻打蒲甘,明面上说是要抢夺伊洛瓦底江这条黄金商路的控制权,遮人耳目的鬼话罢了!他们的真正目的,我看得清楚,不过是想拿蒲甘这块沃土来填补他们在南洋其他地方留下的亏空窟窿——他们在爪哇精心经营的橡胶园,被咱们的人心占了去;他们在苏门答腊布局多年的铁矿生意,被咱们给生生挖断了根。如今他们是焦头烂额,急着要找到一块新的膏腴之地,好给那摇摇欲坠的帝国回血续命!”
李文渊闻言,抬手轻轻推了一下鼻梁上的玳瑁眼镜,镜片后那双深思熟虑的眼睛,锐利地盯在“蒲甘”两个字上。“回禀大统领,枢机院翻遍了过去百年间的海量档案,确实寻着不少线索。迦罗檀本地人,自古以来就与我们炎华迁徙至此的侨民相处得颇为融洽,多有往来。尤其是前清的乾隆年间,咱们泉州府的海商巨头,就曾在仰光港大动土木,建起一座规模宏大的‘天后宫’。宫前那块巨大的碑石至今仍在,上面凿刻的‘同沐龙恩’四个楷体大字,清晰如初,诉说着那段渊源。但……”他话锋一转,声音里带着严峻的分析,“这次登陆作战的约翰国主力,是装备精良的‘阿夫斯克’集团军,手上拿的是最新型号的米涅线膛步枪,火力远超我们卖给伊万国的那些老式货!这一点,他们心里很清楚,也掂量得明白。所以大统领尽可放心,他们此刻还没有那个胆子、更没有那个底气,真敢把战火向北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