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旗叩关·紫宸论道·海疆定约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二十多年、犁铧已磨得只剩下薄薄一层的老旧铁犁!身旁,一位从炎华舰队随船铁工营调遣来的黝黑铁匠,正用烧得通红的炉火和沉重的铁锤,将一块烧得发亮、刚刚锻打好的镍钢材质的新犁头,“滋啦”一声脆响,狠狠地、严丝合缝地嵌进了朽坏的老犁铧座里!那铁匠手腕沉稳,运锤如风,最后还在那修葺一新的犁柄上,清晰地刻下了一个小小的、却充满了力量的炎华龙纹印记。
    “老倌,成了!”铁匠抹了把额上的大汗,声音粗粝却透着自豪,“换上这块上等镍钢的‘铁骨头’,只要您老汉家里那头牛还拉得动犁……这犁头就坏不了!结结实实再使十年八年没问题!”
    那老账房先生激动地搓着布满老茧的双手,布满皱纹的脸上洋溢着孩童般的欣喜,他用粗糙的大手一遍遍摩挲着那在日光下泛着幽冷蓝光的新犁头,仿佛握住了一个沉甸甸的希望。他猛地转身,对着陈怀远作揖不止,口里连声说:“陈大人……帮了我大忙了!无以回报,无以回报啊……小老儿请您……务必尝尝去年秋天自家女儿亲手晾的好茉莉花茶!”说罢,他颤巍巍地转身,小心翼翼地捧来一个粗陶茶罐,又取出两只粗瓷大海碗。滚烫的开水冲入碗中,清甜的茉莉花香瞬间弥漫整个小院。老人将一碗递到陈怀远手中。日光下,那碗底清晰可见的、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景德镇制”四个繁体蓝字,在滚沸的茶水映照下,亮得几乎刺入人心深处!
    启航的日子定在了圣旨抵达的次日。炎华帝国第二舰队的十二艘黑色铁甲巨舰,在震耳的汽笛长鸣中,依次调转船头,劈开浪涛,顺流南下,驶往厦门。而此时此刻,厦门港那古老的石砌码头上,早已站满了闻风而动的渔民、小贩和看热闹的百姓。他们自发在码头上用几条长板凳拼起了一张简陋却承载着无数人期望的长桌。桌上,没有山珍海味。左边,规整地摆放着象征龙国千年底蕴的精美细瓷茶叶罐和色彩华丽的绸缎;右边,则沉甸甸地陈列着炎华引以为豪的新式钢架犁头和厚实耐磨的细棉布匹。而在长桌正中间最醒目的位置,供奉着的,竟是一尊闪烁着崭新铜光的精致缩小版“同源”鼎!虽小,却熠熠生辉!
    陈怀远巍然立于旗舰“镇海号”高高悬空的控制舰桥之上,海风吹得他身上的官袍猎猎作响。他的目光如鹰隼般扫过港口,亲眼目睹龙国特有的、修长的运货沙船与炎华国建造的、结构坚固的商船,并肩驶离厦门港,驶入浩瀚无边的蓝色海洋。此情此景,宛如两条奔腾的血脉,终于在这古老港口找到了交汇入海的通道。他忽然想起了昨日离别时,恭亲王奕在私语中对他意味深长说的那句肺腑之言:
    “……龙子龙孙,身上流的是同一种血。血脉相连,无论漂到天涯海角多远……根的源头,终究是埋在脚下同一片浸透祖先汗水的黄天厚土里!”
    强劲的海风,再一次,更为猛烈地掠过舰桥!掀开了陈怀远官袍的一角!露出一只贴藏在他贴身里衣之上、用最柔软的龙国湖绸缝制的精致荷包!那荷包里鼓鼓囊囊地装着两样沉甸甸的物品:正是那半片历经沧桑、却承载着大航海时代记忆的永乐青花瓷片,以及……一小撮取自炎华国悉尼腹地的、象征着他们开拓基业的赭红色泥土!细心的人会发现,那瓷片碎裂开来的边缘缝隙中,不知何时,竟已悄然粘上了数点潮白河口特有的、带着母亲河气息的黄褐泥土颗粒!这两种来自遥远不同地域的泥土颗粒,此时此刻,竟奇妙地、如藤蔓般相互缠绕在一起,如同龙国与炎华割不断、理还乱的深深根系,终于在这七月的骄阳与海疆涛声的交织里,紧密地……缠为了一体!
    紫宸殿内,沉重的铜鹤香炉依然飘散着袅袅青烟。然而今日,这千年宫阙的青烟里,似乎隐约间,微妙地融合了来自南方厦门港甘醇的新茶清香,与那遥远南洋雨林中独有的、带着辛辣滋味的橡胶气息。咸丰皇帝在奏折堆中抬起眼,凝望着那张悬挂在龙壁之上的《万里海疆图》巨幅帛画。沉默良久后,他让内侍取来朱砂御笔。笔尖饱蘸浓墨,在那万里海疆图上,对着“厦门”、“宁波”两处重要港口的位置,重重地点上了两枚圆润、鲜艳如血的朱砂红点!仿佛是两颗跳动的心脏,被标在了万里版图之上。侍立在一旁的小太监无意中瞥见,在皇帝放下笔、负手远眺图卷尽头那片浩荡无垠的蔚蓝时,他的手指却似乎无意识地、带着某种难以言喻的情绪,在那画绢角落无人的海天相接的滔天巨浪线条之间,悄然勾勒出一条简化的、充满古意的神龙轮廓——那龙的尾部盘踞在龙国漫长的海岸线上,而高昂的龙头、那对仿佛洞悉世事沧桑的龙睛,却坚定地望向辽阔南方——那片赤红土地上子孙繁衍的方向!那一刻的朱砂线条,仿佛一条蛰伏千年、终于被唤醒了血脉的远古巨龙,正默默地将它那象征着力量和归途的巨爪,轻轻地、试探性地、搭在另外一片同样栖息着龙之后裔的广阔红土之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