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回国前的最后安排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在普林斯顿,就麻烦导师您了。”
    德利涅点了点头,道:“这个不是什么问题,倒是你和费弗曼,不是在合作研究NS方程吗?现在离去,NS方程怎么办?”
    徐川笑道:“NS方程没那么容易被解决的,如果是单纯的证明它的解存在并且光滑,或许我和费弗曼合作几年的时间还有一丝希望,但算出它的解,恐怕短时间内是做不到的。”
    一旁,威腾好奇的问道:“你是准备回去主持华国加入的事情吗?”
    华国加入,他是知道的,而且徐川在这里面还有很大的功劳。
    他在的时间虽然不长,但表现却相当亮眼。
    无论是质子半径之谜问题的解决,还是利用数学计算物理粒子能级通道的方法,都是焦点热门,也都是世界级的难题。
    徐川摇了摇头,道:“我应该不会负责这个,这些东西和我无关,我顶多在需要做研究的时候,走华国这边的通道申请一下LHC等设备的使用权。”
    “那你回去后准备做什么?”威腾诧异的问道,他还以为徐川回去是主持相关的事情的。
    徐川想了想,道:“一方面是继续研究一下数学,另一方面,可能会向物理材料方面拓展一下吧”
    “我在国内南大上学的时候,我的导师就是物理材料领域的研究者,我对这方面东西还是挺感兴趣的。”
    在德利涅和威腾两人面前,徐川也不在意透露一下自己未来的发展。
    这两人,虽然都是米国的学者,但基本不参与政zhi上的事情,上辈子他渴望回去,德利涅和威腾一直都在帮忙游走劝说支持。
    普林斯顿的一些学者,还是比较纯粹的,并不像哈佛耶鲁出来的人,很多都带有一些政·见思想。
    包括之前带着移民办公室主任过来找他的费弗曼,其实也不在意这方面的东西。
    这和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成立以来的核心有关系。
    这是一家汇聚了各个领域最一流学者做最纯粹的尖端研究,而不受任何教学任务、科研资金或者赞助商压力的研究机构。
    闻言,德利涅抬了抬眼皮,看了眼徐川道:“如果你依旧想要研究数学的话,普林斯顿其实是个很不错的地方。”
    “如果你担心一些人会干扰你,那大可不必,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人,向来是来去自如的,从来都不会做出什么事情。”
    徐川笑了笑,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确如此,但米国就不一定了。
    见他没说话,德利涅叹了口气,道:“算了,你向来都有自己的想法,很坚定;不过我还是想说一句,哪怕是回去了,我也希望你能将重心放在数学上,别荒废了自己的天赋。”
    徐川用力点了点头,认真道:“放心吧,导师,我会继续前进的。”
    “去吧,我再和威腾聊一会。”德利涅摆了摆手,他知道自己这个学生的性格,做了决定就不会再回头的那种。
    只是有些可惜了,如果他回去了,在那个国家,恐怕就没有普林斯顿那么好的学术环境了,不知道未来又能走多远。
    教学几十年,他见过不少出色的华国留学生,在普林斯顿的时候,这些学生都表现出来了优秀的天赋,甚至做出了不少成果,但回去后,就很少有听闻这些人的消息了。
    不得不说,这是很让人感到惋惜的事情。
    只希望这个学生能避开那些东西,在学术上走的更远一些吧。
    ......
    见了一面两位导师,徐川又将四名学生喊了过来,说了一下自己准备回国的事情。
    “教,教授,您要回去了?”
    听到这个消息,四名学生都愣住了,张着嘴半天没有说话,最终还是年长一些的罗杰·迪恩最先回过神来问道。
    这事的确太让人震惊了。
    四人谁都没有想到,他们的导师居然跑路了。
    毕竟相处几个月的时间,四人从未在徐川身上感受到任何有想离开普林斯顿的想法。
    而且,徐川离开普林斯顿后,他们该怎么办?
    读博期间导师辞职跑路是一件很坑爹的事情好吗?
    你需要自己考虑和衡量各种因素,包括你想从哪里毕业、你的学位和学分能转到新学校吗、这所新大学是什么样的、这在经济上和个人学业上的影响等各种东西。
    徐川点了点头,道:“是的,我已经准备好回国了。”
    “至于你们,不用担心;如果你们愿意跟我去华国,我很欢迎,毕竟你们也跟我学习了几个月的时间。”
    “如果你们想要留在普林斯顿的话,德利涅教授和威腾教授你们都可以选择一位,他们都会接受的。我已经和他们说过这件事了,他们愿意接受你们。”
    “当然,如果你们心中有其他的想法,想要追从其他的导师,可以跟我我说,我帮忙去找一下。”
    “现在是八月初,正值普林斯顿的秋季入学,我想应该不会太耽误你们。”
    “毕竟你们跟着我学习,学的都是一些基础性的知识,并没有参加什么科研实验项目,并未定型,想必很多导师都愿意接受你们。”
    闻言,谷炳、沙希、罗杰、阿米莉亚四人互相对视了一眼,都不知道该如何抉择。
    他们可从未想过,自己读博期间会遇到导师辞职跑路这种事情。
    而且,徐川提出的这些解决方法,也很难让人选择。
    跟着徐川一起去华国,这是个很不错的选择,毕竟他们的导师现在可是一名菲尔兹奖得主,还是打破记录的那种。
    而且跟随导师转学,这是学术界大多数人认为的“最佳选择“。
    学术界的文化设定了这样的期望:研究生应该愿意并乐意做他们导师所期望的任何事情。
    这种想法来自于不少方面。
    比如你的导师对你进行了投资,并愿意继续对你进行投资;或者和导师已经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和指导方式,留在他们身边对以后的学习和研究会比较容易;亦或者你应该愿意做出任何牺牲来推动你的事业,感恩导师对你的付出等等。
    但是这个选择也有一些弊端。
    比如搬到新学校会给学生带来更大的生活压力和经济成本。比如合作伙伴的重新适应,社会和文化变化,生活成本的变化,以及学费标准的变化。
    特别是现在,他们的导师要从米国回到华国,两个国家的风俗习惯,可是完全不同的。
    此外,徐川给出的第二个选择,留在普林斯顿继续学习,这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正如徐川所说,现在是普林斯顿的秋季开学季,原本他们要到这个时候才会入学的,只不过是因为徐川的要求,他们才提前过来学习的。
    其次是德利涅和威腾都是菲尔兹奖得主,特别是德利涅,还是徐川的导师,跟随一脉相传的教授进行学习,完全不用担心以后的学习问题。
    至于威腾,四人也清楚,这是徐川留给阿米莉亚的,毕竟她之前是学习的物理。
    倒是普林斯顿的其他教授,四人就基本没考虑过了。
    在普林斯顿,还有谁能比德利涅或者威腾更牛逼吗?
    恐怕没有。
    哪怕是费弗曼,也顶多和两人相当。
    四人都很纠结,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