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从法尔廷斯教授有关于黎曼猜想的阶段性证明论文上传到Arxiv预印本网站上后,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多月。
对于这篇数学界的顶尖论文,至今都没有几个顶级数学大牛站出来表态,也没有哪一家期刊表示自己已经...
徐院士和他的团队再次投入到了新信号的研究之中。这一次的信号,比之前任何一次都更加复杂,也更加模糊不清。信号中似乎蕴含着某种加密技术,需要更高深的知识和更精密的设备才能破解。
“这可能是我们遇到过的最复杂的信号。”一位年轻的密码学家说道,他的双眼布满血丝,但目光依旧坚定,“从结构上看,它不仅包含文字信息,还有图像、声音甚至是某种未知的能量波动。”
徐院士点点头,沉思片刻后说道:“看来这个文明的技术水平远超我们的想象。我们必须加快速度,争取尽快破译出它的内容。”于是,整个实验室再次进入了紧张的工作状态。物理学家们开始研究信号中的能量波动,试图找到其规律;数学家们则专注于破解信号中的加密算法;而生物学家则根据可能的生命形态,推测信号发送者的信息表达方式。
数周的努力之后,团队终于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他们发现,信号中的图像部分描绘了一个巨大的恒星爆炸场景,而声音部分则像是某种哀鸣,仿佛在诉说着一场无法避免的灾难。至于文字信息,经过反复推敲,最终被翻译成了一段简短却意味深长的话:“时间之轮即将破碎,万物归于虚无,请赐予我们希望。”
“这是一段绝望的呼救。”徐院士皱眉道,“他们的星球或许已经遭受了某种宇宙级别的灾难,甚至可能是整个星系都在面临崩溃的危机。我们需要更多的信息来判断情况,但这已经是目前我们能得出的所有结论了。”
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回应这样的求救信号。毕竟,这次的救援任务将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具挑战性。目标星系距离地球极其遥远,即便是最先进的量子引擎也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能源才能抵达。而且,那里的环境究竟如何,是否适合人类生存,一切都是未知数。
“我们需要一个全新的计划。”徐院士召集所有核心成员开会,语气严肃,“第一步,我们必须改进现有的多维空间穿越技术,让它能够承受更长时间的运行,并且保证更高的稳定性。第二步,设计一款能够适应极端环境的探测器,用于收集目标星系的数据。第三步,制定详细的人员派遣方案,包括医疗、工程、通讯等多个领域的专家。”
会议结束后,实验室再次成为繁忙工作的中心。工程师们夜以继日地对量子引擎进行升级改造,通过增加额外的能量储存模块和优化动力输出系统,使得飞船的续航能力大幅提升。与此同时,物理学家们也在深入研究多维空间理论,尝试寻找更加稳定的穿越路径。而生物学家则继续模拟目标星球可能存在的生命形态,为未来的接触做准备。
几个月后,一艘全新的星际探测器终于完成了组装。这艘探测器配备了先进的传感器阵列,可以实时监测周围环境的各种参数,并将数据传回地球。此外,它还搭载了一套自主学习的人工智能系统,能够在没有人类干预的情况下完成初步的数据分析工作。
“这是我们的第一步。”徐院士看着探测器缓缓升空,眼中闪烁着期待与担忧,“希望它能够为我们带回足够的信息,让我们做出正确的决策。”
探测器顺利抵达目标星系后,立刻展开了全方位的探测工作。然而,传回来的数据却让所有人感到震惊。目标星系的核心区域正经历着剧烈的引力扰动,这种现象似乎是由于一颗超大质量黑洞的存在引起的。更糟糕的是,这颗黑洞正在不断吞噬周围的恒星和行星,释放出强烈的伽马射线风暴,威胁着整个星系的安全。
“这简直是一场浩劫!”一名天文学家感叹道,“如果我们贸然进入,很可能连探测器都无法幸免。”
面对这样的情况,团队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计划。他们决定派遣一支由志愿者组成的先遣队,乘坐经过特别改装的飞船前往目标星系,亲自评估现场状况并尝试与当地居民建立联系。这支队伍由十名精英组成,其中包括三名科学家、两名工程师、两名医生以及三名经验丰富的宇航员。
出发前,徐院士特意为队员们举行了送行仪式。“你们代表着全人类的希望,”他语重心长地说道,“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记住,我们永远支持你们。”
飞船在量子引擎的推动下,迅速穿越了数千光年的距离,最终进入了目标星系。当船舱内的屏幕显示出那颗濒临毁灭的星球时,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这颗星球表面已经被伽马射线风暴侵蚀得千疮百孔,大气层几乎完全消失,只剩下一片死寂的土地。
降落后,队员们立即展开行动。他们利用随身携带的便携式分析仪检测周围环境,并通过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