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想:“孙局长,还是麻烦你给传个话儿,让他们主动来找我吧。”
“就你事多。”大胡子不满地都囔一句,不过还是答应下来。
这里面其实有个主动和被动的关系,李卫国不想表现得太积极,到时候不好砍价呀。
随后,刘书记又提到了水稻种植的问题,当初秋田野菜厂,签订了上万亩的水稻种植面积,结果拍拍屁股不管了,把这个烂摊子留给县里。
水稻种植,虽然技术含量不高,但是这边的农民都是头一年种植,还是遇到太多的问题。
一提这个孙局长就来气,他是公社主任出身,最清楚这种情况对农民带来的伤害。
这些还不是最主要的,当初是承诺稻农,县里会收购他们种植的水稻,现在秋田没影了,也就没人收购水稻,等秋天的时候,水稻成熟,农民要是没地方卖去,非得造反不可,所以刘书记他们,为这事都上老火了。
想到还是李卫国的大馒头屯最早种植水稻,也有现成的销售渠道,这才巴巴地来讨主意。
大胡子也开始吹胡子瞪眼睛的:“等野菜厂出手之后,咱们非得把这笔钱扣下不可,当初签合同的时候,俺就觉得不靠谱,以后这种投资,必须缴纳保证金。”
这种事情,大胡子还真能干出来,这位骨子里就带着一股子匪气。
不过现在说这些都晚了,还是研究怎么解决问题吧。
打下来的水稻,肯定不能往上边推,因为根本没有这笔粮食计划。
但是这个忙,李卫国是肯定要帮的,不为别的,他也是一个农民,知道粮食种出来却不能换成钱,那是什么心情。
要是零卖的话,其实也能卖出去,比如去龙江省那边。
那里的寒地水稻更没铺开呢,基本见不到大米,多了不敢说,一斤大米换一斤白面还是可以的。
只是这样需要的人力比较多,周期也长,并不在李卫国的考虑之内。
琢磨了一下,李卫国这才开口道:“其实秋田的想法还是不错的,用稻米生产仙贝,也就是雪饼,还是非常受小孩子喜欢的,也有很大的市场。”
在他看来,秋田正人的这个计划一点问题都没有,这老小子眼光还是有的,如果顺利实施的话,肯定能发展壮大成一家优质企业,大赚一笔。
只不过有李卫国在这,肯定不会叫秋田正人这种人如愿的。
兜了一圈,事情又回到原点,刘书记脸上露出为难之色:“国子,咱们县里,是肯定没有能力办这种厂子的,无论是设备还是技术,都不成。”
李卫国笑笑:“没事,那就我和大贵叔来办好了。”
“好小子,我就知道,找你肯定没错!”大胡子伸出大手,在李卫国肩膀上使劲拍了两下,他是瞧着李卫国发展起来的,感情更深。
刘书记脸上也阴霾尽扫,他深深地望了一眼李卫国,嘴里感叹道:“还是咱们自己人靠谱啊。”
“哈哈,也不能这么说,俺现在的国籍是在岛国,不能算自己人。”田大贵也插话进来。
大伙一起大笑,感觉满天的云彩都散了。
刘书记又起身和李卫国握握手:“李卫国同志,我代表县里和广大的稻农,向你表示感谢,有什么需要县里帮忙的,咱们一起协商解决。”
既然李卫国帮了一个大忙,县里的态度当然也要拿出来。
李卫国当然也不会客气,引进技术和生产线之类的,他倒是不用担心,四妹和夏小雪在岛国那边就能办妥。
不过一个工厂,除了这些之外,还涉及到方方面面,比如用工,比如原料以及后续的销售等等。
聊了一阵,算是达成初步的意见,最好是能全盘接手秋田野菜厂,然后改成雪饼加工厂,今年冬天就可以投入生产。
李卫国和田大贵他们商量一阵,决定先把徐明亮抽调出来,负责雪饼厂的事宜。
如果顺利把野菜厂谈下来,那么就要开始进行筹备,比如招工培训之类。
李卫国这边,也要联系设备,生产线只能从岛国那边进口,好在不缺外汇,打个电话过去,叫夏小雪在那边先联系着。
把事情敲定之后,刘书记和孙局长这才乐呵呵地坐车离开。
在车里,大胡子也心情大好:“老刘啊,我就说嘛,这都不算事,国子回来,肯定统统解决。”
刘书记也深表赞同:“国子还真是个人才啊,咱们可得抓住喽,就能带着咱们县一起飞。”
“那是,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大胡子咧着大嘴白话,说着说着,也好像觉得哪里不对,又使劲一拍大腿,“这不是把俺自己都搭里了吗!”
轿车里面,传出欢快的笑声。
李卫国和田大贵也各自开着一辆车,带着李卫国的家人,离开罐头厂,李金梅还把王燕也拽上车。
新弄回来的小轿车,还没给高大林和王军他们那边送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