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以貌取人啊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能力和贡献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摆脱一些条条框框的束缚。
    李卫国希望,郑先农将来也能拥有这种荣耀。
    王燕自己坐在后排,一直比较沉默。
    小轿车驶出县城,上了省道,柏油路,也不算宽,还坑坑洼洼的,跟后世当然是没法比。
    不过在当下来说,已经算是好的了,毕竟许多地方都是沙石路或者干脆是土路。
    就是路面上有积雪,所以车速也不敢太快,跑了五六个小时,前面终于望见大烟囱和楼房,此刻,已经是傍晚时分。
    他们这边到冬天的时候,昼短夜长,四点多钟就黑天了。
    街道也渐渐变得宽了不少,道路两边,也出现了一些楼房,普遍都不高,颜色也没有那么光鲜亮丽,反倒给人一种厚重之感,这是专属于这个时代的色彩。
    路上的行人,也以骑自行车的居多,除了电车,很少能看到小轿车的踪影。
    李卫国他们发现,不少行人,都把好奇和羡慕的目光向他们投来。
    这当然不是针对他们三个人,而是因为这辆小轿车。
    路过一个十字路口的时候,有穿着上白下蓝警服的警察在指挥交通,还朝着这边敬了个礼,丝毫没有上前查问的意思。
    李卫国彻底放心,这年头能坐这么高级小轿车的,肯定不是一般人,估计是把车里的人当成省里的领导了。
    “以貌取人啊。”郑先农还晃晃脑袋,感叹一声。
    春城这地方,现在还是重工业基地,所以最多的就是大大小小的工厂。
    如今的工厂都是铁饭碗,可以说,进了工厂,吃喝拉撒,从孩子上托儿所,到老人病故,厂子都管。
    这样的日子,当然是幸福的,所以即便是物资不像后世那么丰富,但是人们脸上那种发自内心的笑容,还是令李卫国颇为心动。
    后来说这是最后的纯真年代,还真不是瞎说。
    李卫国手里要是有相机的话,一定要好好记录下这些难忘的镜头,因为这是一个时代的回忆。
    “王点长,咱们先找个招待所,安顿下来。”李卫国跟身后的王燕说道。
    王燕点点头,这座城市的招待所还是比较多的,一般的工厂,都有自己专属的招待所,负责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供销人员。
    不过李卫国他们可不属于采购员,也不知道罐头厂的介绍信能不能好使。
    终归是要试一试的,王燕看到前面有一个轴承厂的招待所,就叫李卫国把车停到门口。
    坐了六个多小时的车,下车之后,郑先农都有点不会走道了,活动半天腿脚,这才缓过来。
    王燕正要进去问问,却见厚重的玻璃门一开,跑出来两个穿着工作服的妇女,朝他们笑脸相迎:“欢迎欢迎,欢迎领导光临!”
    领导?
    王燕扭头瞧瞧小轿车,脸上也闪过一丝苦笑:好像也没错,这年头能坐得上小轿车的,可不是领导嘛。
    那些能买得起小轿车的暴发户,现在都还没发家呢。
    王燕摆摆手:“两位同志,我们可不是什么领导,我们是来春城办事的,想要住宿,这是介绍信。”
    她把介绍信递给其中一位妇女,那位服务员也就不到三十岁,仔细瞧瞧介绍信:“白山罐头厂,松江县的?”
    她望望小轿车,又打量一下李卫国他们仨,满脸狐疑,县城的一家工厂,都能有这么高级的小轿车了?
    李卫国便笑着解释一句:“我们罐头厂是外资企业,是来自岛国的外商投资,专门加工罐头,出口到岛国那边。”
    这样啊,那位服务员点点头,感觉好厉害的样子,外资企业,还能出口创汇。
    她哪知道,李卫国他们的罐头,现在连影儿都没有呢。
    于是服务员依旧十分热情地邀请李卫国他们进了招待所,嘴里还问东问西的,比如都生产什么罐头,有没有样品之类。
    郑先农摘下眼镜,擦拭着镜片上的雾气,嘴里就要说实话:“我们的罐头厂还……”
    李卫国连忙打断他:“我们的罐头,一般不在国内销售,在岛国都供不应求。”
    “那太厉害了,是水果罐头还是什么罐头?”服务员好生羡慕。
    李卫国就一本正经地说胡话:“主要是一些山珍罐头,就是山野菜,菌类这些,加工成罐头,岛国人最喜欢这些产品。”
    王燕和郑先农都听得一愣一愣的,他们第一次发现,原来李卫国还有睁着眼睛说瞎话的本事。
    不过仔细想想,好像李卫国也没说错,只不过事情还没发生呢。
    一边聊天,服务员一边给他们开好房间,两间房,王燕自己一间,李卫国和郑先农住一间。
    王燕表示自己就不用了,一会儿先回家看看,到时候就在家里住,毕竟在这住一晚,要花一块五角钱呢。
    一块五,其实也不少了。
    “也行。”李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