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开个联欢会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家挨户熘达玩儿,顺便再混点儿压岁钱。
    “来来来,都吃糖。”李玉梅挨个往小娃子兜里揣糖。
    不过这帮小家伙的注意力显然不在糖块上,都瞧着李小梅手上的那张大团结。
    “今天大贵叔高兴,都给你们发压岁钱。”田大贵倒是豪爽,在大馒头屯过了三十多年,对这里,感情不是一般地深。
    哗啦一下,地上跪倒一片,彭彭彭的磕头声也响成一片。
    这些娃子,压岁钱顶多一毛钱,哪见过这么大的票儿啊。
    “都揣兜里,别叫家里瞧见。”田大贵嘴里还叮嘱一声。
    娃子们都欢天喜地爬起来,李小梅也点亮小灯笼,跟着一起出去跑了。
    不大一会,就又有成帮结伙的小娃子来了,进屋就给田大贵磕头,开始都是十岁以下的,后来连十七八的大小伙子都来了。
    “大贵子,听说你在这充大辈儿发钱呢,俺家也俩闺女呢。”赵广定晃晃悠悠进门,把手朝田大贵一伸。
    “正好剩两张,都给你吧,俺这是没钱一身轻。”田大贵拍拍手,好家伙,一百张大团结,就这么撒没了。
    赵广定还不甘心:“再给整一张,俺家翠花的闺女小芳,肚子里还一个娃子呢。”
    你可拉倒吧,田大贵赶紧穿鞋下地:“走,俺先上你家躲躲。”
    赵广定也没空手来,把录音机给拎来了,他也知道这帮年轻人都喜欢听歌曲。
    他比较喜欢听二人转,可惜没有这方面的磁带。
    赵广定喜欢热闹,当然不肯走:“大贵子,没事,小辈儿的基本都来过了,剩下平辈的,估计都拉不下脸,除了俺之外。”
    今年的除夕,对大馒头屯的孩子们来说,绝对是印象深刻,他们得到了数额最大的一笔压岁钱,不过在兜里还没捂热乎呢,就全都被家长给收了去。
    后来娃子们才想明白:这还不如一毛钱呢。
    等李小梅熘达回来的时候,兜里又多了好几块钱,都是一毛两毛的。
    连同田大贵给的大团结,都塞进她的储钱罐里,估计她是唯一没被没收压岁钱的一个。
    葛卫红把录音机打开,大伙都凑一起打扑克,这年头也没啥娱乐活动,没电视,春晚也要过几年才会有。
    不过听着音乐,打着扑克,对大家来说,已经是难得的享受,一个个都挺来劲。
    结果突然之间,屋子里陷入一片黑暗。
    啊,停电了!
    如今电压也不稳定,农村说停电就停电,这大过年的,有点闹心。
    李金梅赶紧张罗着把蜡烛都点上,点了好几根,可是也没电灯亮啊,和刚才一比,简直变成两个世界。
    以前没通电的时候,也不觉得怎样。
    大伙都觉得扫兴,打扑克都没心情了。
    李卫国拍拍手:“这样吧,过年了,咱们就开个联欢会,每个人都表演节目,一起热闹热闹,大家说怎么样啊?”
    “好!”屋里响起了一片叫好声,还有人直接拍起巴掌。
    “还是我先来,我年龄最小,给大家抛砖引玉!”李小梅从炕上蹦到地当央,小家伙真不错,连抛砖引玉都会用,自然赢得一阵掌声。
    于是南北两边的炕沿上,都齐刷刷地坐满了人,狭小的屋地,就当是临时舞台。
    李小梅站在那,朝两边瞧瞧,看到一双双眼睛都盯着她,还真有点小紧张,都不知道该表演什么节目了,于是只能把求助的眼神望向三哥。
    “小梅不最喜欢采蘑孤吗?”李卫国乐呵呵地给小妹提了个醒。
    李小梅脸上立刻绽放出笑容:“下面我给大家唱一首《采蘑孤的小姑娘》。”
    说完,她还像模像样地鞠了个躬。
    这歌大伙也不陌生,采山货的时候,经常听李小梅哼哼。
    于是郑先农还取出来口琴:“小梅,我给你伴奏。”
    这年头,乐器并不多见,农村的也就有二胡和唢呐这些,城里则比较流行口琴,因为它携带方便,而且便于入门,另外就是手风琴了。
    大多数音乐老师上课的时候,都是背着一架手风琴。
    随着轻快的口琴声响起,李小梅清脆而又欢快的歌声在小屋里飘荡。
    大伙也都轻轻打着节拍,眼前仿佛真出现了一个背着竹筐的小姑娘,在林子里采蘑孤的画面。
    他们每个人,也都感同身受,有劳动的艰辛,才有收获的快乐。
    等李小梅唱完了,大伙都送上热烈的掌声,小当家的小脸蛋也通红,又鞠了个躬,然后噔噔噔跑到三哥身前。
    李卫国朝她竖个大拇指,然后把小当家抱起来,坐在自己腿上。
    “葛卫红,来一个。”大伙都开始嚷嚷,他们都知道葛卫红唱歌好听。
    葛卫红也不扭捏,大大方方站在屋地当央,也是先鞠了个躬,然后说道:“那我给大家唱一首,《泉水叮冬响》。”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