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越看越搞不懂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到了李卫国和刘大勇这,一过秤,总共是将近四百斤。
    把其他大队的送奶员都给吓了一跳:“你们大馒头屯养多少奶牛?”
    “不都是二十头吗?”刘大勇回道。
    其他几个人对对眼神,其中一个人哼了一声:“那你们大馒头屯,肯定往牛奶里兑水啦!”
    “瞎说,我们这牛奶老纯啦!”刘大勇一听就来气了,这事可不能忍。
    李卫军比他沉稳多了,炯炯的目光扫扫周围那些人,然后开口道:“奶站这边有检验员,谁敢掺假?”
    是这个理儿,其他大队的人都互相望望,也认可了这个说法。
    不过他们心里还是想不明白,都是一样的奶牛,凭啥你们产奶量那么多,就跟拧开自来水龙头似的?
    于是就有人开始套话:“你们都给奶牛喂啥饲料?”
    李卫军也没藏着掖着:“主要是两部分,粗饲料主要是青储玉米秸秆,精饲料是我们自己配置的,里面有豆饼、麦麸子再加上玉米面。”
    “你们还喂精饲料,难怪呢。”周围的人直咂嘴,去年闹灾荒,社员都吃返销粮,哪有多余的饲料喂奶牛。
    冬天的时候,奶牛没有青草吃,整天也就嚼点干巴草,什么豆皮子、谷草,甚至包米杆子啥的,所以他们这几个大队的奶牛,一个个都瘦得皮包骨头。
    这种情况下,产奶自然比较少,一头奶牛,一天也就能挤几斤奶,而且还得预留牛犊吃的。
    而瞧瞧大馒头屯,将近四百斤牛奶,算下来,一头牛一天就是将近二十斤牛奶的产量,实在有点吓人。
    这还是冬天,这要到草木茂盛的季节,那肯定更多。
    其实李卫军和刘大勇心里也纳闷呢,他们都是第一次养奶牛,也不知道产奶量具体是多少。
    刚才瞧着其他大队的车上,基本就俩奶桶,而且还没装满,他们还琢磨,是不是都叫社员给喝了?
    这也是有可能的,毕竟那些地方还没分队呢。
    现在听这些人质疑,李卫军才明白:原来咱们养的奶牛,奶水竟然这么多!
    这当然是好事,同样情况下,回报就更多。
    最关键的是,他瞧着其他人羡慕的眼神,心里别提多有成就感了。
    出售给奶站的牛奶,是一毛二分钱一斤,这个价格是真够便宜的。
    不过考虑到,牛奶要经过运输,加工等各个环节,才能运送到大城市,利润被摊薄也正常。
    城里的一瓶牛奶,价格也就在一毛八分五。
    李卫军他们这次运过来的牛奶将近四百斤,一共是四十块钱出头。
    不过这钱是一个月一结算,现在不能马上到手。
    即便如此,李卫军和刘大勇这俩人也好不兴奋,心里默默算一笔账:一天四十,一个月就是一千二百块啊。
    就算扣掉一半的饲料钱,那还能剩六百块,两家均分,每家每月三百块!
    这一个月下来,就顶以前一年的收入啦,这哥俩当然是喜上眉梢。
    李卫军核对一下之后,就在账本上签上自己的名字,然后转回身,望向一直看热闹的三弟,叫了一声:“国子!”
    李卫国当然知道二哥想表达什么,于是使劲点点头。
    自从李卫国承包水库之后,成了家里收入的主要来源,当二哥的,虽然高兴,但是心里难免惭愧。
    这下好了,养奶牛也产生效益,而且还不低,李卫军也终于能挺直腰杆。
    卖完牛奶,李卫国要去县城,李卫军则开着四轮子回村。
    另外几个大队的送奶员,也爬上车斗,他们准备跟着去大馒头瞧瞧,人家那奶牛咋养得这么好呢?
    众人到了大馒头屯转了一圈,立刻被惊艳到了,瞧瞧人家这奶牛,熘光水滑的。
    然后他们就越瞧越纳闷:俺们那同样也喂这青储饲料,也没见奶牛这么上食啊?
    他们确实没喂精饲料,可是差别也不至于被拉开这么大呀。
    搞不懂,越看越搞不懂。
    这些人并不知道,在奶牛运回来之初,也不大喜欢吃青储饲料的。
    还是李卫国做了点手脚,奶牛才适应过来。
    等到后来,李卫国看到二哥承包了奶牛,就隔三差五的,给奶牛们饮点加料水,所以产奶量才会显着提升。
    这其中的秘密,外人当然瞧不明白了。
    李卫国坐进田大贵车里,车里还有高大林,他们先来到罐头厂,罐头厂也是今天上班,王军和张星两个人,正领着工人进行大扫除呢。
    一般第一天上班,都是搞卫生,主要是叫大伙都收收心。
    罐头厂去年第一批招工,一共招了九十多人,算上王军这伙人,也有百名职工,初具规模。
    其中一半是年轻人,素质都不错,最低也是初中学历。
    剩下的就是退休的老工人了,说是退休的,其实大多数也就四十多岁,都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