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搞这个比较费钱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头。
    孙书记也被李卫国请到家里,吴教授自然就不用说了,看到大茶盘子里装的大鱼,就乐呵呵地说道:“好,最喜欢你们这的鱼了,又鲜又嫩。”
    “吴教授,等今年冬天,我给你们学校送点。”李卫国当然不会小气。跾
    “不必,这么远,太不方便了。”吴教授摆摆手,然后夹了一块鱼肚子,放在嘴里细嚼。
    同桌的赵广定接过话茬:“老吴你不知道,春城的机械厂,年年冬天都来国子这拉鱼,到时候给你捎过去几麻袋就成。”
    这时候有人就发现问题了,王队长瞧瞧赵广定:“你给自个家割稻子,咋还跑国子家来蹭饭?”
    老赵脸上不红不白:“这不是俺媳妇帮大梅做饭嘛。”
    大伙说说笑笑,好不热闹,帮工的吃饱之后,喝了点水,抄起镰刀,继续下地干活。
    等到把桌子撤下去,就看到郑先农抱着自家的闺女,美滋滋地在地上摇晃,还不时贴贴闺女的小脸蛋。
    他开学的时候,孩子还没出满月呢,现在都会笑了。跾
    “哇哇哇。”屋子里响起了小贝贝嘹亮的哭声。
    “大姐夫,你没刮胡子,把小贝贝扎疼了。”李小梅看出端倪。
    这下郑先农也慌了手脚,怎么哄也哄不好,还是李卫国拍了下巴掌,吸引了小贝贝的注意力,然后伸手将她抱过来,小家伙立刻转晴,傻笑起来。
    吴教授嘴里也开着玩笑:“小郑啊,看来你得常回来看看,不然的话,女儿都不认你喽。”
    望着可爱的女儿,郑先农眼中满满都是父爱。
    虽然郑先农想在家里多住几宿,可是到第三天头上,吴教授就带足了稻谷的样品,准备返回学校。
    李卫国也收拾一番,跟着一同前往,同行的,还有田大贵和王燕,正好五个人,开一辆车。跾
    家里这边,水稻收割已经到了尾声,剩下的晾晒、脱粒等等,也不用李卫国操心。
    “国子,咱们真的要办农机具厂?”王燕还有点蒙,在她想来,李卫国肯定要继续搞食品加工方面,怎么就要搞农机具这种根本不挨边的东西。
    她虽然在罐头厂实习了一年的时间,基本熟悉一家工厂的运转,可是对农机具,真是一窍不通啊。
    李卫国笑着点点头:“大贵叔说,分田到户,大伙手里有了余钱,肯定要置办更先进的农具,像是小四轮,点播机啥的,所以这一块的需求量肯定越来越大,是不是啊,大贵叔?”
    开车的田大贵一个劲点头,他知道啥呀,反正李卫国咋说,他就咋听,然后执行就成。
    王燕琢磨了一下,倒是认可了这种说法,不过她还是有点愁,贸然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俩眼一抹黑,都不知道该干啥。
    还得李卫国开导她:“其实也挺简单,就是生产加工销售这些,不过还得加上技术研发,跟生产罐头没啥太大区别。”跾
    那能一样吗,生产小四轮拖拉机,跟生产罐头能一样?
    反正王燕是不信,不过瞧着李卫国信心满满的模样,出于一贯对李卫国的信任,她也不再反对。
    “二嫂,你先瞧瞧这个。”李卫国递过来一沓稿纸,算是这几天他写的规划书吧,总体还算详尽,具有指导意义。
    王燕一见大喜,立刻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
    下午三点多,小轿车就进入春城,直接开到农大校门口。
    找地方把车停好,吴教授领着他们进入校门。
    这会儿正是上课时间,所以校园显得比较安静。跾
    “大姐夫,你先去上课吧,不用照顾我们。”李卫国把郑先农的提包从车上拎下来,里面主要是一些吃的,像是咸鸭蛋和炒的咸菜这些,还有几袋奶粉。
    这会儿上大学,伙食都挺一般的,所以要是有同学回家,带来咸菜之类的,都是抢手货。
    李金梅心疼丈夫,还做了不少鱼罐头,一共装了十多个罐头瓶子。
    不过上过大学的都知道,狼多肉少,估计一顿也就抢光了。
    虽然李金梅每学期都没少给郑先农拿钱,但是老郑比较仔细,从来也不乱花,期末回家,基本都剩回来,搞得李金梅也没招。
    郑先农便告别了吴教授,先回教室,而吴教授则先把带回来的水稻样本,送到实验室,差不多有一面袋子稻谷,李卫国帮他扛着。
    田大贵和王燕,也没空手,给吴教授等人,拎了不少土特产。跾
    像是蘑孤木耳松籽以及山野菜之类,在这年头都不多见,主要是物流不畅。
    进楼之后,迎面看到一人,吴教授便笑吟吟地招呼:“老韩,你看看谁来啦?”
    “韩教授好!”李卫国和韩教授打了个招呼。
    “小李,哈哈,欢迎欢迎。”韩教授瞧见李卫国,不由得喜出望外,再看看田大贵和王燕,也都认识,都逐一握手,很是亲热。
    田大贵也不见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