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这倒是个好办法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了。
    于是呼啦一下,大伙自动让出一条通道,瞧那架势,是把李卫国他们哥俩,当成副食品店的送货员了。
    还有人问呢:“同志,鸡蛋多少钱一个,买鸡蛋用票不?”
    鸡蛋这么受欢迎,李卫国就更有信心了,嘴里哼哼哈哈答应着,顺着人群让出来的通道,进到店内。
    里面的顾客也都听到消息,夹道欢迎,二人一路畅通无阻,来到柜台前边,把售货员都给整得一愣:“没告诉我们有鸡蛋要卖啊,你们两位同志是哪个单位的?”
    李卫国眨巴一下眼睛:“我们是金梅养鸡场的。”
    金梅养鸡场,没听说过啊,那售货员疑惑地瞧瞧李卫国,然后把一位姓胡的主任给叫过来。
    “胡主任好,我们养鸡场去年才成立,想问问你们这收鸡蛋不?”李卫国跟这位胡主任攀谈起来。
    胡主任也有点为难:“没有定计划,我们也不能收啊,而且你们是个人的养鸡场吧,财务上也没法转账。”
    市场没放开,就是麻烦,讲究的是公事公办,李卫国也没招。
    结果那些顾客不干啦,刚才那位穿着中山装的老大爷又说话了:“小同志,你把鸡蛋拎到外边,我们买!”
    旁边立刻有人搭茬:“就是,鸡蛋也不用上秤,论个卖,过数就行。”
    那位胡主任摇摇头:“小同志,你这样做,政策不允许,别给你扣个投机倒把的帽子。”
    “人家自个家养的鸡,怎么能算投机倒把呢,丰富人民群众节日的菜篮子,这还值得表扬呢。”穿中山装的老爷子,估计是退休干部,说话都上纲上线的。
    这年头,投机倒把是个筐,啥都可以往里装,因为这个吃亏的可不在少数。
    在群众的呼声中,李卫国他俩被人们簇拥着,来到外面,有人嚷了一声排队,好家伙,立刻就排上二三十人。
    那位穿中山装的老爷子,排在第一名:“小伙子,给我先捡二十个鸡蛋。”
    李卫国点点头:“我们金梅养鸡场的小鸡,全都是散养的熘达鸡,守着水库,天天还喂小鱼小虾,所以鸡蛋个头大,营养足,卖一毛钱一个。”
    “行,一毛就一毛,这月份能吃到鸡蛋,贵点也是应该的。”那老爷子也点点头,认可了这个价格。
    后边也有嫌贵的,一个劲嚷嚷价高。
    结果就有人喊:“嫌贵就别买,赶紧腾地方,冬天闹鸡瘟,小鸡都快死绝了,有鸡蛋吃就算不错啦!”
    那个喊贵的人也不吭声,说啥也不肯走。
    于是李卫国负责过数,郑先农负责收钱,都是凑整,所以比较好收。
    把第一位老爷子的鸡蛋付完,李卫国一瞧,也有点忍不住想笑,排在第二位的,是副食商店的胡主任。
    “给我一百个。”胡主任兴冲冲地递过来一张大团结。
    结果后边排队的人不干了:“你这都要包圆了,轮到我们这就没了,不行不行!”
    现在这时候,人民群众的力量还是很大的,胡主任也不敢犯众怒,只好也买了二十个,然后赶紧到店里,又叫来两个人,帮着他排队。
    不大一会,一土篮子鸡蛋就卖光了,后面还有没买到的,好一通抱怨。
    “我儿媳妇坐月子,我想买点鸡蛋,你们谁行行好,匀给我几个呀。”一个中年妇女没排上,嘴里开始求人。
    不过买完的人都散了,搞得这妇女一脸懊恼。
    “大婶,你跟我来。”李卫国车上还一土篮子呢,这个是准备送人的,所以不准备卖。
    不过看着这大婶是真急用,李卫国就又单独卖给她三十个鸡蛋。
    李卫国和郑先农上了车,郑先农手里掐着一大把零钱,大多是一块两块的,数了一遍,竟然有二十多块。
    郑先农也好不高兴:“国子,这鸡蛋还真好卖,供不应求啊!”
    李卫国却不大乐观,这是赶上要过年了,平时的话,肯定不会这样。
    最关键的是,他也不能天天跑这卖鸡蛋啊,那还干不干别的了。
    当当当,外面有人敲窗玻璃,李卫国拉开车门,只见刚才那位胡主任的面孔出现在外面。
    胡主任四十多岁的年纪,梳着背头,一脸和气:“呵呵,同志,我能上车说吗?”
    李卫国做了个请的手势,很快,胡主任就拉开后车门,坐到后排。
    他先是打量一下轿车里面,嘴里啧啧几声:“同志啊,你是罐头厂的吧?”
    整个县里就这一辆轿车,胡主任虽然官不大,但是接触的人比较杂,当然知道这件事。
    看到李卫国未置可否,胡主任又笑了笑:“你早说嘛,是罐头厂的就好办了,我们副食品商店,可以从厂子里进货,公对公就没问题了。”
    李卫国也不由得眼睛一亮:这倒是个好办法。
    毕竟和副食品商店搭上线,就可以长期合作,于是点头笑道:“胡主任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