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他还在这上面搞过笑话,因为不识字,人家给写完的春联,他回家就瞎贴,门上的横批,愣是贴着“六畜兴旺”。
不识字是真不行,稀里湖涂就把自己给骂了。
“都准备好啦!”李小梅把六畜兴旺交给赵广定,这回肯定贴不错。
就连候鸟的鸟舍上,都给贴上一副“鹏程万里”,是郑先农给想的词儿。
不过刚贴上,就有长脖子老等好奇地伸出长嘴去啄。
嗷呜,窜过来一条黑影,是阿狸,这才一个多礼拜,这家伙的瘸腿就好了许多,动作已经十分敏捷。
李卫国相当满意:不错,是个好管家。
装扮上之后,鸡场鹿场果然多了几分生机。
李金梅把几包蜡烛放进马架子里,过年了,等天黑之后,给鹿棚鸡窝鸟舍里面,也都要点上蜡烛,亮亮堂堂的。
这边忙活完了,众人便回家吃饭,然后又把家里的对联福字都贴上,整个屯子里,家家如此,被喜庆欢乐的气氛所包裹。
然后陆陆续续的就开始上人,今年在李卫国家里过年的人还不少。
田大贵没家,还有知青们回不去家,都被李卫国邀请过来。
还有王小乐,放假了也来凑热闹,他对现在的工作还挺满意,每天骑个自行车,各村转悠,指导大伙养奶牛。
李卫国和王小乐站在当院,院子里架着一口大锅,里面煮着好吃的,什么心肝肺,猪肠猪肚之类。
还有八只猪蹄,架到火上,烤得湖了巴黢的,然后放到水里泡一会,再把外面刮干净,也下锅烀上了。
“国子,小乐,我们来啦!”葛卫红率先进门,后面跟着十几名知青,人人脸上都喜气洋洋。
李卫国打量一下:“呵呵,卫红今天打扮得真漂亮,不过好像还差点,叫小梅再给你拍俩红脸蛋,肯定更喜庆。”
说话间,李小梅就从屋里出来,两个大红脸蛋,笑得十分可爱。
大伙都忍不住哈哈笑,小孩子这么打扮没问题,要是葛卫红也这么抹,那乐子就大了。
不过大伙都把葛卫红当成开心果,她自己也不在意:“国子哥,今天可真够英俊的,快点看看咱们小玉姐,般配不?”
很明显,大家都经过精心的打扮,吴小玉也不例外:外面穿着新买的呢子大衣,扎着红色的围巾,显得亭亭玉立,原本澹雅的气质之中,又增添了几分热烈。
她和李卫国站在一起,还真有点金童玉女的意思。
“王燕姐,郑大哥,大家都快点进屋。”李小梅则热情地招呼着大家,尤其是王燕和郑先农,更是受到优待。
屋里的小炉子烧得很旺,大伙都脱了外衣,女知青们,基本都穿着毛衣。
这年头的姑娘,基本都会自己织毛衣。
桌子上摆着糖果、瓜子、松籽之类,李小梅端着一盘子糖,挨个给人发糖。
王燕她们这些女同志则直接奔厨房,帮着准备年夜饭。
而男知青则没啥事,坐在炕上打扑克。
玩牌总得有点彩头,于是就有人提议贴纸条。
不大一会,田大贵脸上就基本没贴纸条的地方了,他还真玩不过这些知青。
李小梅则拿出跳棋,和王小雪一起,到处找人玩,跳棋还是三个人玩最热闹。
结果外面就来了一帮小娃子,把俩小丫头给叫走了。
今年整体来看,大馒头屯还算不错,尤其是秋天采收山货,叫大伙手里都多少有俩闲钱,过年给孩子做一身新衣服,淘小子们兜里,也多少都装着点鞭炮。
他们放鞭炮可舍不得一挂一挂地放,都是拆成单个的,装在兜里慢慢放。
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不时在屯子里响起,过年的气氛一下子就更浓了。
在李卫国的感受中,这时候过年是真热闹,老老小小,每个人都发自内心地高兴。
人们把积攒了一年的热情都释放出来,把一年最好的东西都展现出来。
似乎一年里的所有苦累,都会随着爆竹声消散。
李卫国正在当院守着大锅,就看到刘罗锅急匆匆跑进院子:“国子,大军呢?要生了,要生啦!”
生啥了?
李卫国很快反应过来:“是奶牛要下犊了?”
“对对对!”刘罗锅一个劲点头,“有好几只都有反应了,这帮玩意还扎堆生!”
这是好事,这批奶牛来的时候,都揣着牛犊,而且估计原本都是一批怀上的,所以产犊的时间也都差不了多少。
再加上过年一放鞭炮,奶牛第一次见到这阵势,多少有点慌。
李卫军闻讯从屋里跑出来,一听这事,连忙回屋换了一身衣裤,跟着刘罗锅一起去牛棚那边查看。
王小乐不敢怠慢,也急急忙忙跟着去了,在路过李卫国身边的时候,李卫国还顺手帮他把下巴上边的纸条给揭下来。
其他人也都不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