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1 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动,能动的只剩下禁军和厢军。”
    中央禁军数量庞大,即便地方时常有动乱发生也依旧有很多官兵自入伍之后就没打过仗,且中央禁军也分三六九等,除了上等的战斗力可以,中等下等的禁军只能说穿上盔甲能唬人。
    禁军尚且如此,厢军就更不用说了,没指望他们能有战斗力,能把差役做好就不错了。
    更要命的是,民间时常有百姓落草为寇以及有心人借白莲社、摩尼教等乱七八糟的教派起兵造反,军中士兵也经常被有心人挑动发生兵变。
    反正都是难以管教,不如将那些兵遣回民间以保甲法来管束。
    胡宗愈抱着手臂,“据下官所知,士兵哗变多是军饷被克扣,只要军中能按时发放军饷,兵丁不会铤而走险去造反。”
    不是所有人都有野心,就和官员一样,绝大部分都是拿钱办事,只要俸禄发的及时他们就能一直安安分分的干下去。
    可能小错不断,但是大错肯定不会犯。
    军中士兵也是这样,天下承平日久,没谁会脑子一抽就觉得自己是天命所归,只要军饷及时发到手里,就算差役累点他们也能忍受。
    大宋建国以来那么多兵变,有几个不是因为军中克扣压榨太严重造成的?
    军中的弯弯绕绕吕惠卿很清楚,不只他清楚,王安石也清楚,只是肃清官场难度太大,比起花大力气去监督军饷的落实,直接将没必要存在的军队遣散更容易。
    毕竟经手军饷补贴的不是一个衙门,上到三司下到具体执行军饷发放的军需官都有贪墨银钱的可能。
    那也不是他们能管的事情。
    吕大人叹了口气,问道,“天下贪官之多,杀的尽吗?”
    贪官在开始贪之前也是好官,真金白银放在眼前,能受得住诱惑的有多少?
    苏景殊敲敲桌面,“吕大人,我们在谈保甲条制的问题,和贪官没有关系。再说了,朝廷没法保证兵丁的军饷不被克扣,难道有办法保证保丁的月俸都能发到手中?”
    吕惠卿:……
    还真没法保证。
    “这只是草拟的章程,具体如何实施还有的商量,不会直接将现在的条例推行下去。”吕惠卿无奈,“苏大人还觉得哪儿不妥?”
    苏景殊头一次觉得吕惠卿如此难缠,“下官感觉哪儿都不妥。”
    弄清楚他们着急推行保甲条制的来龙去脉不意味着什么意见都没有,既然要意见那就再梳理一遍。
    刚才说过的那些问题暂且不提,他就再问一句,这保甲条制既然要以裁撤回乡的兵丁为保丁,那些保丁肯定不
    ()会只干维护治安之类的活儿,原本那些由兵丁承担的修筑城池、造船运输、制造武器、屯田耕作等差役最后肯定还是要拐着玩儿落到他们头上,要干的活儿比原本更多了,月俸却从三百钱减到三十钱,真当保丁不会造反?()
    卟???????抗?魎?题??膉?????抗?魎?题???题?膉??捫??????鹒??譎?
    ⑾本作者醉酒花间提醒您最全的《[北宋]给苏轼当弟弟的那些年》尽在[],域名[()]⑾『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如果他的意见有用的话。
    吕惠卿皱眉,“保丁不需要干那么多,他们只需要在农闲时训练三个月,农忙时还是以农事为重。”
    兵丁要全年待命,保丁只需要训练三个月,月俸变少很合理。
    “虽说冗兵是个大问题,禁军的训练也的确没什么效果,但是厢军一年到头都有差役,这一点没错吧?”苏景殊掰着手指给他算,“这次要动的话主要动的就是厢军,服役的军队没了但是活儿还在,募役法都知道拿钱来雇人承担那些差事,到保甲这边就不给钱了是什么道理?”
    别说什么只是裁撤部分厢军不是解散全部厢军,那些差役剩下的厢军能完成,他可以非常肯定的说,没这个可能。
    大宋厢军要干的活儿本来就多,剩下的那些厢军绝对完不成差事,最后还是得保丁顶上。
    怎么着?在面前一堆活儿要干的情况下裁撤编制,裁了编制之后再招低价的临时工?
    临时工的忍耐也是有限的好吧。
    “苏大人说的是,即便要裁撤军队,裁撤军队省下的那些钱也要花在保丁身上,不然保丁无法生活,民间的治安依旧得不到保障。”胡宗愈好歹在司农寺待了那么长时间,不说有多精通基层政务,该知道的事情也都知道的大差不差,“吕大人,这保甲条制疏漏太多,我和苏大人一致认为还得请王相公再慎重些。”
    总之一句话,他们觉得不行。
    吕惠卿沉思片刻,感觉他们俩的话也有道理,“这样,我们一起去找王相公,免得我转述过程中有哪儿出错。”
    苏景殊顿了一下,幽幽抬眸,“我还想问呢,为什么这个条例出来之前司农寺没有听到半点风声?”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