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琳琅仍旧在写写画画,时而拧眉,时而深思。
“急什么?好名声也要真的有好的德行才能支撑起来。
一味地装贤良淑德,早晚会摔下来的。”
红豆蹲在门槛上生气。
“听说今儿又有人来府里做客,自从郡主回府,这府里的客人肉眼可见地多了起来。
来的大多还都是一些比宋大人官职高些,但平时又够不着见郡主的人家。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她们是冲着郡主来的,江夫人这几天笑得脸上都出褶子了。”
琳琅被她一番抱怨逗笑了。
“客人上门来也不......
景帝即位后,大周迎来了新的篇章。然而,在这看似平静的表象之下,暗流依旧涌动。
一日,萧彦在早朝上提出了一项重要的改革议案??推行科举制度改革。他指出:“当今之世,人才济济,但科举取士制度已显陈旧,难以选拔出真正有才能之人。臣建议扩大考试科目范围,增加策论、实务等项目,以考察士子的实际治国理政能力。”
此言一出,立刻在朝堂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保守派大臣纷纷反对,认为此举会动摇祖宗成法;而革新派则表示支持,认为这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要举措。柳婉儿也在一旁附和道:“相爷所言极是,如今国家日益强盛,需要更多德才兼备之人参与治理。通过改进科举制度,可以为朝廷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面对激烈的争论,景帝决定召开廷议,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经过多日辩论,最终达成共识:逐步推行科举改革,在保留原有经典考试内容的基础上,增设时务策问,并放宽考生资格限制,允许寒门子弟报考。这一决策不仅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也为大周培养了大批实用型人才。
与此同时,柳婉儿注意到京城中一些官员存在奢侈浪费现象,严重影响了政府形象。她向景帝提议开展“廉洁奉公”运动,倡导节俭之风。具体措施包括:严格控制公务接待标准;禁止官员接受贿赂馈赠;设立举报奖励机制;加强对各级官员的廉政教育等。
景帝采纳了她的建议,并亲自签署诏书,要求全国上下严格执行。这项运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官场风气焕然一新,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也大大提升。为了巩固成果,柳婉儿还组织编写了《为官之道》手册,作为官员培训教材,从思想根源上杜绝腐败行为的发生。
随着国家实力不断增强,周边小国对大周的态度愈发恭敬。某年秋季,东瀛国派遣使者前来请求通商贸易。景帝召集众臣商议此事,主战派担心对方别有用心,主张谨慎对待;主和派则认为这是一个促进交流的好机会,应该予以考虑。
萧彦分析道:“东瀛地处偏远,军事威胁不大。与其保持敌对状态,不如尝试建立友好关系。我们可以先开放部分港口进行小额贸易,观察其诚意如何。若对方表现良好,则可进一步深化合作。”景帝赞同他的观点,下令成立专门委员会负责与东瀛谈判事宜。
经过数月艰苦磋商,双方终于达成了初步协议:大周允许东瀛船只在指定口岸停靠交易;东瀛承诺遵守大周法律,不得从事非法活动;两国定期互派使团访问,增进了解。这一举措不仅打开了通往东方的新贸易通道,也为日后更广泛的交流合作奠定了基础。
转眼间,又是一年春暖花开时节。柳婉儿发现近年来民间流行起一种奢靡之风,尤其是一些富商豪族热衷于举办奢华宴会,炫耀财富。这种不良风气逐渐蔓延至普通百姓家中,导致社会资源浪费严重。为此,她向景帝进言:“陛下,如今国家虽富足,但仍需居安思危。过度追求物质享受不利于社会稳定发展,应加以引导。”
景帝深以为然,命柳婉儿牵头制定相应政策。她首先提出了“倡导简约生活”的倡议,鼓励人们珍惜资源,合理消费;其次,针对婚丧嫁娶等重大场合制定了具体规范,限制铺张浪费行为;最后,还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美德家庭”评选活动,表彰那些践行勤俭节约理念的家庭和个人。
这些措施一经推出便受到了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整个社会呈现出健康向上、充满活力的良好氛围。
某日,萧彦接到边关急报,称北狄境内发生内乱,各部落相互攻伐,局势动荡不安。考虑到对方曾多次侵犯边境,此次混乱或许是一个契机。他立即召集军事顾问商讨对策,最终决定采取“静观其变,相机行事”的方针。
一方面,命令沿边驻军加强戒备,防止北狄趁机作乱;另一方面,派出密探深入北狄腹地搜集情报,以便及时掌握最新动态。同时,他还指示外交部门密切与南蛮及其他邻近国家沟通协调,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不久之后,北狄内部果然出现了分裂局面。其中一支较为强大的部落首领主动派人来求见萧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