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3章 炸泥鳅真好吃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这人在这里说,后面的人也不知道是不是不耐烦,也跟着说话。
    “老百姓为什么不愿意种田,我今年种了三亩田,耕田施肥播种洒农药一系列所付出的成本和劳力都不算,就从收割开始算一下,因为近段时间天天下雨,三亩水稻我请了四个临时工帮忙抢收,每人工钱150块,包一餐中午饭,四个人一起收了五天,共20个单天,发了3000块。”
    几个县领导奇怪地看这人,也判断不出是不是真农民还是被谁安排来上镜头的。
    “打得3300斤稻谷,每斤出田谷1块钱,由于谷子长时间泡了水长牙子了,估计一块钱一斤没人要,就按一块钱一一斤算吧,3300斤就是3300块,除去开他们几个人工钱还有300块,这年头猪肉贵,这300块钱勉强够买生活费。你们说种田还有什么意义,倒贴了,不种至少还保本。你们说我以后还要不要种田?”
    边上有人点头,有人却听不下去。
    “3300斤稻谷你用20个工收,服了你,我也是农民,我也种田不合算,但3300斤最多10个工就能收回来,当然,工资也是150一天,起码200一天包吃,还要看挑谷挑多远,如果在500以内,一个工收500斤,大概6个工收完,开支1500左右。你这纯粹是瞎算,欺负这里多数没种过田的?”
    “就是,在田里跳舞吗?三亩稻谷要二十个工日?”
    “关键是倒伏了,是大风的原因,与排水无关,水排了,倒伏了下几天雨也岀芽”
    “在水稻七八成熟开沟排水都不会不真农民。”
    “那不正好台风?”
    “你还不是真农民,泡水里倒伏三个一天一亩已极限了,你碰到了就知道了”
    “不成规模的种田都赔本。我看视频里别人东北种水稻,用机械化种植收割每亩地也才两三百的利润。在南方人多地少,每家分不到10亩地很正常。种田的收入少使种地几乎成了副业,基本种的都是不怎么需要管理的玉米,农闲都会外出打工。”
    “林双这种,也不叫种田。”
    “这是讨论的啥?”
    黄书记过来,警惕地看着这游客,似乎就是因为他,这里才突然热闹过头。
    “跟我说生态农业的模式。”
    林双看看他,“您跟黄书记介绍一下,正好我们竹山也在做类似的工作,您看怎么可以发挥作用。”
    林双的“我们竹山”让黄书记心花怒放,刚才还有点警惕眼神,现在马上放松:“这边来聊。”
    后面排队的人已经等急了,这时趁机上来。
    “双双,你好。”
    “你好,来,等急了吧!”
    “没事没事。”
    林双接着发泥鳅,粉丝们都会趁机问上几句。
    两架无人机对着这个摊位。
    山腰之上。
    望远镜也对着这里。
    “有只蜜蜂!”
    “哪?”
    “林双头上三尺,在盘旋....”
    “三尺,举头三尺有神明,那可能是勤劳之神。”
    “说什么屁,万一它飞下来对着宝宝脸上扎一下怎么办?”
    “蜜蜂!”
    油锅前很多人都看到了那只盈绕在林双头顶上的飞物。
    “双双小心!”
    粉丝们失色动容。
    全网都看到了,弹幕飞起:“不要伤害我家双双!”
    “肯定是双双的气味吸引了它!”
    “双双能吸引蜜蜂,我为什么只能招苍蝇蚊子?”
    “人生就是这么不公平!”
    ——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