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口袋里的老鼠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事态升级的判断。
    正遐想间,西边又来了大股烟尘。
    邵勋眼神一凝,仔细望去,却见河谷中来了许多身着皮裘的牧民。
    他先是有些惊愕,继而冷笑。
    这些牧民来自哪里,不言自明。
    他下了高坡。
    作战计划要调整了,他原本是想先快速收拾掉被堵在楼烦以西的这千余鲜卑骑兵,再大举东进,兵临晋阳的。
    现在看来,只能派一部兵马东进,联络下晋阳,大军还得留在楼烦,先消灭这股敌军和叛徒的集合体。
    ******
    夕阳西下,初夏的山间竟然有了些许寒意。
    紫袍骑士跃马高坡,眺望东方。
    岚水静静东流,在楼烦故城附近,汇入自北向南流的汾水,然后一起向东,出山进入富饶的太原盆地。
    太原西部这一片,道路就修建在河谷之中。
    河谷两侧全是山,连绵数百里甚至上千里,无有尽头。
    汾水在这里拐了一个大弯,由南北走向变成东西走向,所以驿道也成了丁字路。
    楼烦故城在汾水西岸,河谷北半部分。
    城池那边不远处则是汾水支流岚水,岚水往南有一片平坦河谷,河谷再往南就慢慢崎岖了起来,延伸入山。
    “大将军邵”的帅旗立于楼烦故城之外,晋兵依山设寨,旌旗密密麻麻。
    楼烦故城内也有兵马,甚至城外都挖掘了壕沟,设立了土墙。
    岚水南岸的平坦河谷地上,一群黄头儿正在搬运拒马枪、鹿角。
    身披铁铠的武士席地而坐,器械就放在身旁,随时准备投入作战。
    窄窄的道路竟然被围了个水泄不通。
    “纥那,新来的那帮人闹起来了。”背后来了一人,气喘吁吁地说道。
    拓跋纥那猛然回头,看向后方,那里吵吵嚷嚷,喧哗不休。
    他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于是用疑惑的目光看向来人。
    之前不是还好好的吗?他们不愿被邵贼统治,个个拍胸脯说早想干掉邵贼了,代王领兵而来,愿意出兵反正,现在在做什么?
    “走也!走也!”的呼喊声响彻大半个河谷。
    部大们一见银枪军顺着鼓点之声墙列而进,立刻吓得魂不附体,大声招呼着自家丁壮,一溜烟向后跑。
    “废物!”拓跋纥那明白过来了。
    这些被他拉拢的部落民们,就和邵贼治下的牧民一样,欺软怕硬,遇到强大的敌人就跑,遇到弱小之人就围上去烧杀抢掠。
    唯一的区别,大概在于邵贼真的给了愿意投靠他的人一点好处。
    比如组织人丁固守秀容的县长乔豫。
    比如带着牧子牧奴们与他们隔河对射的卜姓部大。
    比如在静乐严阵以待的羯人刘氏部众。
    听闻三者皆入了虏姓门第,可以去汉地做官了,邵贼也扶持他们成为地方郡望,恩义给得足够,故不愿反。
    甚至就连那普通牧人,都得到了一定的好处。
    说白了,人心而已。
    邵贼带着大军北上,其实也是在这些事的基础上,进一步“攻城略地”罢了。
    只不过不是通过军事手段,而是以数万大军“作保”的政治招抚。
    这些牧民,战斗力一般,但还是可以胜任追亡逐北、骚扰偷袭的轻骑的。
    邵贼在招抚他们,鲜卑也在争取。
    如今看来,邵贼动作更快,优势更大一些。
    而且他的兵――
    拓跋纥那又看向东面。
    两千余重铠武士手持刀盾、长枪、步弓,嚣张无比,竟然向鲜卑骑兵的方向墙列而进。
    步兵主动进攻骑兵,拓跋纥那真的很少见到。
    他甚至开始思考邵贼到底在中原打的什么仗,以至于对他帐下的步卒如此自信。
    或许,就像他信任自己帐下的骑兵一样,邵贼也无比信任他的重甲步卒。
    义从军也出动了一千骑。
    他们牵马而出,缓缓步行,远远看着那些进不能进,退不敢退的鲜卑骑兵,信心十足。
    “纥那,怎么办?”
    “纥那,全是壕沟、土墙、拒马枪、鹿角,冲不过去。”
    “绕路吧,找人带路。”
    “到底有没有路?”
    更多的亲随冲上了山坡,神色有些焦急。
    鲜卑骑兵是勇猛,是不怕死,但不代表他们没脑子。
    对面依托城池、河流、山脉,布设防线,将道路拦腰截断,你怎么冲?
    冲沟里去?还是撞拒马枪上?
    “要不冲一冲,临近时下马步射?”
    “这不是野战,人家可以躲在墙后面拿箭射你。你躲在哪?马后面?”
    拓跋纥那越听越烦躁,正要呵斥时,前方的义从军已经上马,向西加速。
    步兵也加快了脚步,气势旺盛。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