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演武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六月二十日,芒山脚下,军士操练的呼喊声一浪高过一浪。
    及至午时,司马越带着幕府僚佐赶到,三千人齐声高呼,让正在酝酿战争的司马越欣然大笑。
    军心可用,军心可用啊!
    糜晃、邵勋、何伦、王秉四人侍立于司马越身侧,神态恭敬。
    司马越的目光在四人身上一一掠过。
    糜晃带兵有方,可委重任。
    何伦任事勤谨,足堪信任。
    王秉不显山不露水,但他经常苦练武艺,也是有上进心的。
    邵勋么,勇将一员,屡屡给自己带来莫大的惊喜。他还记得那天司马颖黑着个脸的模样,哈哈,实在太解气了。
    此四位,都是难得的人才啊,今后要大用、重用。
    “来人。”司马越突然喊道。
    军谘祭酒戴渊亲手端着一个托盘走了过来。
    司马越取下覆盖在上面的丝绢,原来是两方印信。
    他先取出一方,看了看后,交到糜晃手上,道:“从现在开始,你就是东海国中尉了。”
    “谢大王简拔。”糜晃恭敬地接过印信,紧紧握于手中。
    司马越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又取过另一方印信,交到邵勋手上,道:“君上月便已被举孝廉,现在中尉司马的任命也下来了,印信收好。”
    “谢大王简拔。”邵勋稳稳接过。
    余光瞄了一眼,上刻:“东海国中尉司马”——具体型制可参照南京出土的“琅琊国中尉司马”印。
    “你现在也算士人了。”司马越心情不错,忍不住多说了两句:“方今天下鼎沸,用武之地甚多。若能奋力拼杀,积功至六百石,光宗耀祖等闲事也。”
    “谨遵大王之命。”邵勋回道。
    其实,严格来说他还不是士人。
    像他这种情况,举了孝廉,做了官,如果儿子、孙辈再有人继续做到他这个程度的话,东海老邵家勉强可称得上寒素门第。就这,还得郡中正给你评才算,不评就不是,顶多算豪强。
    这其实也是如今很多地方土豪的困境。
    有的家族明明土地、部曲很多了,超过家业较小的士族,但他们偏偏没有政治地位,没有门第,只能被称为“豪人”,而不是“士人”。
    东汉末年的糜家,就处于这种困境,不然也不会重金赞助刘备,搏一把了。
    而今天下局势崩坏,门第的影响因素渐小,硬实力(土地、人口、钱粮)的影响因素上升,对于广大没有出身的豪强、豪商们来说,倒是个难得的出头机会。
    邵勋依稀记得,后世南北朝时期,很多地方土豪自己当幢主乃至军主,带着部曲为各自的朝廷厮杀,可能就是为了提升家门地位,攫取地方权力吧。
    司马越应该是希望邵勋为了个人前途乃至家世,为他司马家舍命拼杀。
    好,很好,你的想法很好,但我更愿意看到晋廷崩溃,打破种姓天花板。
    “大王,操演开始了。”从事中郎王承走了过来,禀报道。
    “哦?孤要好好看看。”司马越哈哈一笑,走到高台前部,倚栏眺望。
    王承落后一步,瞟了眼邵勋。
    邵勋目不斜视,似无所觉。
    从事中郎算是高级幕僚,地位比参军还高一些,按六百石官员的标准发俸。
    苟晞就曾是司马乂的从事中郎。
    邵勋感觉王承的目光中情绪很复杂,或许还记得当初吃了好几记老拳的事情?一辈子没受过这种羞辱吧?
    邵勋心底暗笑。
    他现在已经麻木了,司马越老是招降纳叛,有本事就把吃过我儿郎老拳的人都招过来,看我怕不怕。艹!
    ******
    猎猎风中,上下两军三千将士或持步弓,或举长枪,或执刀盾,成列肃立。
    看起来还有模有样的。
    但这是假象,走起来就乱了,毕竟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才训练了不到五個月。
    邵勋对此颇有印象。
    最开始的时候,除了有过军事经验的外,新人甚至左右都难以分清,不知道挨了他多少鞭子。
    在那会,训练队列时,几乎一迈步就有人要挨打。
    训练一个月后,走二十步会乱。
    训练三个月后,走五十步会乱。
    现在训练了五个月,走五十步不会乱了,但还是需要停下来重新整理对齐。
    “咚咚咚……”鼓声突然间响起,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司马越凭风而立,手搭凉棚。
    糜晃、何伦、王秉、王导、刘洽、戴渊、王承以及新来的庾亮等人站在后面,努力瞪大眼睛,看着斗场。
    何伦部两千人以幢为单位,排成了一个小方阵,居于左。
    王秉部一千人居于右。
    中间隔着两百步。
    此时鼓声响起,两军开始相向而行。
    双方都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