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6 章 回归本职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不是运营公司,而是nyanya,才反应过来这是自己的个人通告。
    出道至今,他活动一直以团活为主,个人通告和商
    务,反而是所有队员当中最少的。
    关注他的人,都知道易景臣很忙,实在抽不开身。
    可娱乐圈这种地方,多得是高贵路人,不了解真相就开始造谣,diss易景臣不够红没有商业价值,所以接不到个人通告和代言。
    易景臣粉丝,开始还会好声好气解释,表示易景臣忙着毕业,时间久也烦了,跟阴间路人对骂好几次。
    笨蛋银渐层不介意自己被骂,可人家欺负到粉丝头上,护犊子的易景臣不能忍。
    因此,瞧见个人通告,即使要加班还是觉得高兴。
    他翻开通告单,瞧见字里行间只有四个大字:
    回、归、本、职!
    经纪人给他接的第一档个人通告,竟然是新闻台策划的宣传节目。
    现在正值高考结束的重要节点,各方开始抢人大赛。
    每到这个时候,台里就会制定各种‘宣传周’‘宣传月’。
    说白了,就是借此机会,怒刷存在值,希望更多学生了解记者行业,填报志愿时选择新闻系。
    易景臣当初报考新闻系之前,也看到台里的宣(招)传(生)节目,轻易上了贼船。
    谁能想到,兜兜转转,忽悠下一代的任务,落到自己肩上。
    本次宣传活动,依然是向大家展示‘记者’。
    记者由于职业需要,以往在镜头前,总是聆听方、引导方。
    这次,他们难得变成发声方。
    台里安排了三个年龄段的记者,分别是即将退休的老记者,在台里工作二十年的中年记者,还有代表新生代力量的青年记者。
    老记者和中年记者,都是从毕业都呆在台里,堪称整个台的中流砥柱。
    至于青年记者,台里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派虽然暂时没转正,却是台里大力扶持的编外人员,易景臣。
    易景臣见到两位大前辈,整只猫感觉到受宠若惊。
    要知道,他俩可是前辈中的前辈。
    易景臣读书时,还学过他们写的教材,分析过两位的稿子。
    平常由于职位差得太远,工作场合,见面只有打招呼。
    老前辈稳重干练,入职时还鼓励过易景臣。
    “王老师,崔老师,你们好!”易景臣乖乖跑过去,握手时鞠躬表示敬意。
    “小易啊,有几个月没见了。”王记者拍拍他肩膀,“还以为退休之前见不到你。”
    “怎么会。”易景臣否认,“你退休之前我肯定会转正的。”
    崔记者笑笑,“别站着说了,我们先写稿吧。”
    “写稿?”易景臣DNA动了,“写什么稿?!”
    [我还没转正呢!]
    [领导就要安排我加班了。]
    [资本家看了你们都要落泪啊!]
    崔记者介绍道,本次活动展现记者日常,当然要从写稿开始。
    而且,这次活动和往年不同。
    策划邀请三个年龄阶层的记者,也是为了给大家展示,每个时代的风格。
    为了更直观表达出各个年龄阶层的区别,策划安排他们以同样的题材写稿,交出一份针对高考的短篇报道。
    崔记者和王记者,都写了几十年稿子,很快就打好草案。
    王记者年龄大,电脑用得慢,初稿是用钢笔写在方格子上的。
    易景臣瞥了眼,他的钢笔是自己代言那款,写出来的字特别好看,苍劲之余还带着一辈子老记者的风骨。
    王记者同样习惯在纸上写出大概要点,然后直接在电脑上写草稿。
    易景臣的方式,跟他们两个明显不同。
    他拿出随身携带的线圈本,简单摘抄素材的要点。
    接下来,无论大纲还是草稿,都使用电脑进行办公。
    由于经常赶稿,他打字速度飞快,手指划过键盘几乎掠出残影。
    初稿写好之后,不代表可以收工。
    还要经过领导审核提出意见之后,进行二次润色。
    二次润色依然要审核,然后进行第三次修改或者定稿。
    定稿之后,要通过审核和主编终审,才能发表。
    由于今天只是活动,不是正式的新闻稿,因此不必改得那么细致,审核过程也没有提出太多意见。
    三位记者写到第二遍,就可以定稿了。
    他们三个来到摄影棚,坐在镜头前,背后有一块屏幕,打着新闻台logo和本次活动名称。
    今天活动以直播形势进行,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以三位记者的新闻稿作为案例,带大家更了解记者。
    第二部分,回答即将填报志愿的高考生疑惑,说白了,就是云招生。
    直播开始之前,策划播放他们创作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