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0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办公室里,李青云正和市长朱万青微笑盘谈着什么。
    就在刚刚,他们送走了来安东市考察调研的浙东省达利集团老总唐书权。
    是的,唐书权就是李青云在京城开会还心心念念惦记的重要客商。
    之前在滨州市工作,李青云去浙东省考察、调研时候,和这位唐总聊的很投机。
    后来转任安东市工作之后,彼此之间也一直有联系。
    安东市这两年在汽车零部件产业方面进步明显,正好听唐书权提了一嘴,说要进一步扩大生产线,李青云就邀请了他过来考察、调研一番。
    考察的结果,无疑是不错的。
    唐书权在安东市虽然只待了半天,但那是因为安东市能看的东西太少了。
    工业方面,能入唐书权眼的,大概也就是高新区和前阳经济技术开发区那一块。
    考察过后,唐书权对安东市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链评价还挺高。
    以李青云对他的了解,这位精明的浙东企业家,可不是那种虚头巴脑的类型。
    人家有什么东西,都是直说的。
    “李书记,没想到唐总和您这么熟。”
    坐在李青云对面,朱万青忍不住感慨道。
    李青云笑了笑道,“之前率队去浙东省调研的时候认识的。后来在宁海区工作的时候,又见过两次。这两年达利集团发展的很快,唐总工作也很忙,就很少有机会见了~”
    朱万青闻言点了点头,“是啊,达利集团尤其是达利汽车这两年真是发展迅速,让人惊叹不已啊!”
    吐了口气,朱万青接着说道,“听秀丽市长说,今天7月份发布的《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上,达利集团首次入榜。其发展的势头,堪称猛烈。”
    听着朱万青的喟叹,李青云就道:“嗯,国内汽车产业这两年发展确实好。达利集团赶上了风口,发展快一些也就可以理解。”
    “是啊,书记说的是。”
    朱万青应和道。
    确实如李青云所言,09年到12年,是国内汽车产业发展的风口,其行业发展的驱动力有四点。
    第一,是政策密集催化;
    国家从10年开始,将1.6L及以下车型购置税从5%调整至7.5%,直接降低了购车成本。
    以8万元车型为例,消费者可少缴2000余元税款,小排量车销量直接占比从09年的63%提升至72%。
    另外,在节能补贴与新能源车扶持的政策上,国家也有大动作。
    10年6月启动的“节能产品惠民工程”,中央财政对400余款节能车型给予3000元/辆补贴,全年受益车辆超300万辆。
    同时,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细化,为车企布局电动化提供政策托底。
    汽车下乡与以旧换新双轮驱动,也是重要原因。
    09-10年,国家对农民购车补贴最高达10%,微客、轻卡销量激增,10年微货市场同比增速超40%。
    以旧换新最高补贴1.8万元,拉动新车消费382亿元。
    这些政策,加速了老旧车辆淘汰的同时,也推动了市场新陈代谢。
    第二,国内经济的高速增长,释放了消费潜能。
    10年国内G.DP增速达10.4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1万元,购买力增强支撑首次购车需求集中释放。
    其中城镇化率突破50%大关,二三线城市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私人汽车保有量占比达72%,成为消费主力。
    4万亿投资计划余温未散,10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4.9%,带动货车销量同比增长35.5%,半挂牵引车等车型需求旺盛。
    第三,消费升级驱动,市场结构裂变。
    10年SUV销量同比激增101.3%,国产SUV增速达122%,占比从2005年6%跃升至8.5%。
    几款SUV车型的火爆,引领了自主品牌的突破。
    第四,是产业竞争加剧,技术升级提速。
    跨国车企本土化加速,也在倒逼自主品牌升级。
    高压之下,自主品牌创新方面,也迎来了相应的突破。
    像达利集团收购沃尔沃、就是一个标志事件。
    10年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293.3万辆,已经占据了市场45%以上。
    几大自主品牌,出口均突破100万辆。
    “唐总说,新能源产业已经从萌芽阶段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这一点,书记您怎么看?”
    朱万青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忍不住向李青云发问道。
    “我基本同意唐总的意见。国家政策推动建立的新能源汽车准入标准,为电动化转型奠定了基础。”
    李青云坦言道,“达利汽车显然也看到了这一点,正在紧锣密鼓的布局新能源汽车。咱们安东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对于汽车企业而言,还是很有诱惑力的。”
    听到这里,朱万青的眼睛就是一亮。
    “书记,我也是这么看的。”
    朱万青有些欣喜地表示,“听唐总话里的意思,明年他们达利汽车会新建一个电动汽车生产基地。咱们安东市,应该可以争一争。”
    “是啊,争是必须要争的。”
    李青云轻轻点了点头,“但是仅仅靠咱们市里努力,可能还不够~”
    朱万青闻言,心里就是一突。
    不过稍微一琢磨,他就明白了李青云的意思。
    确实,安东市虽然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已经初步建立,但市场化的程度也好,产业链的完善度也好,都还不够。
    想要引来达利汽车这样的“金凤凰”,除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硬实力之外,还需要有省里大力支持才行。
    这个支持,不仅是财政支持,还包括了政策的支持。
    “省里对于全省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产业链布局和配套支持的力度有多大,很多时候会是汽车企业选择的关键。”
    李青云的陈述还在继续,他解释道:“像豫东省,早在10年就出台政策,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三电’技术研发,并要求各地市配套支持,形成全省一盘棋。”
    “另外,财政方面。省里提供的贷款贴息,对于汽车生产商也非常有诱惑力。像皖东省财政厅,今年刚刚安排了3亿元的贴息,支持庐州、芜州的新能源汽车基地建设……”
    聆听着李青云的侃侃而谈,朱万青脸上露出了郑重的神色。
    确实,地级市想要吸引电动汽车厂商的投资,省级政策和财政支持确实是关键因素。
    省里没有好的政策支持,地级市想要成事还是有很大难度的。
    好在,李书记和唐总有交情。
    在条件差不多的情况,朱万青相信达利汽车一定会选择自家安东市。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