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那片竹林,就是为此而生。”
少女接过笛子,指尖轻颤,眼中映出久违的光。
***
而在中原腹地,洛川旧城。
昔日瘟疫肆虐之地,如今建起了一座“守心堂”。堂前立碑,刻着百姓联名所书的三句话:
>“愿天下无孤。”
>“愿人心可归。”
>“愿灯火永不灭。”
堂中常年施粥济贫,夜间则开放讲堂,由各地游学之人讲述亲身经历。今夜主讲者是一位盲妇,曾因说了一句“叶无名救过我儿子”而遭剜目,如今靠听风辨位行走江湖。
她坐在灯下,声音平静如水:“那年冬天,我家粮尽柴绝,孩子高烧不退。敲遍邻门无人应答,只因《新律》说‘非亲族不得共食’。我抱着孩子跪在雪地里,眼看就要冻死……忽然,一只手扶住了我。”
台下众人屏息。
“我没有看见他长什么样子。但我闻到了药香,听见了脚步声很轻,像是怕惊扰病人。他把孩子抱过去,喂了一勺温汤,又在我掌心放了一盏纸灯,说:‘点着它,明天会有人来找你。’”
她顿了顿,嘴角扬起一丝笑:“我没问他是谁。但我知道,他是‘我在’的人。”
台下响起低低啜泣。
讲毕,一位年轻书生起身拱手:“前辈,晚生有一问??若人人皆等‘他在’,谁来做那个‘我在’?”
盲妇沉默片刻,反问:“你今晚来了,是不是因为你心中已有答案?”
书生一震,良久,郑重行礼:“学生明白了。”
当晚,守心堂外多出了三十六盏新灯,每一盏下都压着一张纸条:
>“从今往后,我在。”
>“我愿为灯。”
>“请让我也成为光。”
***
北境,寒溪村。
春雪初融,溪流解冻。村民们正在重建祠堂,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清明祭典。孩子们在山坡上折纸鹤,老人在院中晒药草,一切安宁如常。
唯有村口石碑上新添的一行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你们才是光。**
村长站在碑前久久不动,手中攥着一封密信??是影司残部潜伏者传来的警告:
“守心会已列为重点剿灭目标,三月之内,必派‘灭心使’南下清剿所有据点。首要诛杀者:叶无名、千菱、阿芽。”
他将信撕碎,投入炉火。
转身时,他对全村人宣布:“今年清明,我们不只是祭祖。”
“我们要立誓。”
当夜,全村三百余人齐聚祠堂,点燃蜡烛,手牵手围成圆圈。每个人胸前都别着一朵小白花,那是阿芽教他们做的样式。
村长高声道:“今夜,我们以心为誓??无论风雨再大,绝不交出任何一个求助之人!无论刀剑临颈,绝不说出‘我不在’!”
众声齐应:“**我们在!**”
声浪穿透山谷,惊起林中宿鸟。那只南渊冰鸦恰巧飞过,听见誓言,双翼微顿,随即调转方向,向着南方疾驰而去。
***
数日后,东海渔村。
晨曦洒在海面,波光粼粼。几个渔民正修补渔网,忽然发现岸边搁浅了一艘破船,船上空无一人,唯有一盏湿漉漉的纸灯笼挂在桅杆上,灯面写着两个字:**守心**。
灯笼下压着一张地图,标记着七处地点:
-北境?归忆谷
-西域?断律崖
-南岭?忘言井
-东海上?沉舟岛
-中原?旧书院地库
-云梦城?影司秘牢
-南渊?碑林深处
每处旁边都有一行小字:
>“律锁人心之处,即是心火重燃之所。”
一名老渔夫认出这灯笼的样式,颤声说道:“是他……他又开始了……”
孩子们围上来问:“开始什么?”
老人望着大海,眼神深远:“开始走完这条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
***
同一时刻,南渊碑林。
阿芽带着孩子们来到中央石碑前,照例献上纸鹤。最小的那个孩子仰头问:“小阿姐,为什么我们要每年都来?”
阿芽蹲下身,指着碑文:“你看,这里写着‘吾信于人,故死而无悔’。这些人,为了守护别人的善良,宁愿死去也不背叛信任。你说,我们该不该记得他们?”
孩子点点头:“该。”
“那你愿意以后也来这里,告诉别的小朋友这些故事吗?”
“愿意!”
阿芽笑了,牵起他的手:“那你就已经是守律者了。”
话音刚落,地面微微震动。
九座石碑再次亮起光芒,文字逐一浮现:
>“信约未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