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陆父,打算问问他在国内的哪个房子里还埋有金银珠宝,自己可以为他效劳。
    作为一方巨富,陆家肯定不止上海的一座陆家花园。
    哦,还有绍兴一处别业,但别业里的黄金已经取出来了,可以直接忽略。
    结果,陆父不在家。
    问徐管家和佣人,都不知陆父去哪儿了。
    “或许去您和平安少爷开的公司,或许去参加应酬,也或许去探望老太太,老爷临走前没说,都有可能。”徐管家这么告诉陆明珠。
    陆明珠坐下来,随手把手袋放到一旁,“我等他老人家回来。”
    徐管家笑着叫佣人送上茶水点心,又安排保镖们到偏厅喝茶休息。
    陆明珠品了品茶,“徐叔,这冻顶乌龙不错啊,待会儿给我拿一罐带回去。”
    徐管家点头,“从宝岛那边进口的,老爷最近很喜欢。”
    “你们老爷就是懂得享受。”陆明珠羡慕不已。
    徐管家莞尔一笑。
    喝完茶,陆明珠对徐管家说:“徐叔,向您打听一件事儿。”
    “什么事儿?您说。”徐管家毕恭毕敬。
    陆明珠先问道:“您能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吗?”
    徐管家认真思考片刻,回答道:“得看您问的是什么事儿,若是老爷交代不让我说的,我肯定不能告诉您。”
    “我问的都是小事儿。”陆明珠道。
    徐管家放心了,“您说。”
    陆明珠立刻道:“咱家在首都有四合院吗?三进的四合院。咱家在花城有洋房吗?独栋带大花园的。除了我爸迎亲用的别院,咱家在绍兴还有别的房子吗?其他地方有没有?或者,除了陆家花园,咱们家在上海还有什么房子没捐给国家,只是空置。”
    听过老房子寻宝吗?
    但凡是老房子,必有宝藏,无一例外。
    就凭陆父分家产都不说实话的习惯,不可能把所有住宅都给捐了,证据就是绍兴的别院啦,一直无人居住。
    徐管家觉得这个问题没涉及到陆父让自己保密的事情,老老实实地回答道:“我只知道首都有一大两小三个四合院,在老太爷带领全家迁居上海之前就住在五进的大四合院里,和紫禁城有一墙之隔。另外还有两个三进的四合院,在后海一带。”
    以前,他每年都安排人前去打扫修缮,自己去首都办事的话,也会去看看情况。
    陆明珠双眸放光捧着脸:“继续。”
    果然被她猜中了!
    徐管家想了想,“花城有一处花园洋房,和太太当年陪嫁的玉兰花园差不多,因为花城是贸易港口嘛,上海现在还有很多舶来品是从花城运过去的。三少爷、五少爷过去代替老爷去花城谈生意,就住在自己家的花园洋房,比较方便。”
    陆明珠嗯嗯两声,“我去花城两次都是住酒店,爸都没说让我住自己家的房子。”
    徐管家笑道:“多年没人居住,这两年更没派人去打扫,根本住不得,其实比不上酒店干净又方便。大概就是个原因,所以老爷没跟您提过。”
    陆家在各地的房产曾经多到数不清,没必要炫耀。
    “说说别的地方吧,还有吗?”陆明珠没跟徐管家说自己压根不是冲着居住而去,而是想利用作弊器查查里面有没有金银珠宝。
    现在不找,便宜后来人吗?
    她可舍不得。
    徐管家伸出手掌掰着手指算,道:“天津有一处,离码头很近。绍兴除了老爷迎娶太太的别业,还有一处,在太太娘家的隔壁。西湖附近有一栋别墅,以前用来赏景住的。苏州也有,是从别人手里买的花园子。湖州也有,就是做湖笔徽墨的湖州,在南浔。扬州有老太爷在世时修过的宗祠,还有祖宅,因老太爷和老爷和族人不大和睦,多年没回去了。”
    “咱家祖籍扬州吗?”陆明珠很诧异。
    她记得鸳鸯礼书上关于自己出身那一条写的是上海人,她一直以为陆家祖籍上海
    。
    徐管家笑道:“老太爷在世说的,咱们在上海定居就是上海人,不提从前,扬州也不是真正的祖籍,只是在那儿生活过,后来把一整个家族迁过去的,繁衍至今,难以细数究竟有多少枝枝叶叶。您年轻,还不到二十岁,自然不晓得从前的事情。虽然祖籍扬州,但老太爷那一辈往上几辈都是在首都生活,所以娶的老太太是首都人。”
    老太婆说话带首都口音,陆明珠知道,以为她只在首都生活过,因为原身的舅公,让陆父下定决心离开上海的那位舅舅,他就没住在首都,而是在江南有一大片肥沃的土地。
    对陆家的过去,陆明珠越来越感兴趣了。
    “徐叔,您继续,您继续。”陆明珠拿起干净的茶碗,亲自给他倒茶。
    徐管家喝了一口茶,“您要是问房子啊,西安也有。十几年前置办的,我出的面,不过那会儿我不知道用途,后来没再去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