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被苏联寄予厚望的蒋介石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254章被苏联寄予厚望的蒋介石(第1/2页)
    郭松龄反奉战争虽然最终失败,但张作霖的损失不可谓不大,直接导致奉系由盛转衰。
    这一点让张作霖极为难受,莫名其妙的元气大伤,还差点就此倒台。
    原本他和冯玉祥争夺天下,结果内部突然出现叛徒,让他大好形势彻底瓦解。
    虽然最后化险为夷,反败为胜,但他精心打造的精锐所剩无几,这才是让他最心疼的地方。
    除了内部的叛徒,他最痛恨的就是冯玉祥了。
    要不是冯玉祥这个死对头接二连三的和他作对,他今天何至于落到进退两难的地步。
    而且自始至终都是冯玉祥策划的这场反叛阴谋,他才遭受如此大的损失。
    不管是为了统一大业,还是为了报仇雪恨,他都不会放过冯玉祥。
    只是有些可惜,要是在全盛时期,他单枪匹马就可以剿灭冯玉祥。
    现在元气大伤,实力大降,想要对付冯玉祥,怕是要寻找可靠的盟友才行。
    “郭松龄反奉,导致奉系元气大伤。”
    “在这个过程中,张作霖与冯玉祥也自然结下了深仇大恨。”
    “1926年初,结束了内战的奉军再度入关。”
    “不久后,张作霖令人缴了李景林和张宗昌的械。”
    “张宗昌表示自己对老张家绝无二心,张作霖遂又恢复了他的指挥权。”
    “李景林也表示自己绝无二心,但张作霖不信,李景林就此退出军界。”
    “搞定直鲁联军后,张作霖发现自己被冯玉祥莫名其妙摆了一道。”
    “损失巨大,精心打造的七万精锐所剩无几,三十万杂牌也折损十多万。”
    “见仅靠自身实力报不了仇,张作霖开始四处拉拢盟友,联合吴佩孚和阎锡山,约定三家共同出兵对付冯玉祥。”
    “张作霖被冯玉祥摆了一道,他急着找国民军报仇可以理解,但阎锡山为什么要凑热闹呢?”
    “再就是,吴佩孚不是沦为光杆司令了吗?怎么这会儿手头上又有兵了呢?”
    “阎锡山凑热闹的原因很简单,国民军占据着河南,直隶、绥远,陕西,将山西团团包围,随时都可能吃掉阎锡山。”
    “为了自保,阎锡山不得不出兵协助张作霖。”
    嬴政:哪怕成为了光杆司令,想要东山再起并不困难,毕竟人脉资源都在这里。
    他记得很清楚,在直奉战争中,吴佩孚由于冯玉祥的临阵倒戈而功败垂成。
    而现在张作霖又因为冯玉祥的原因惨胜,导致实力大损。
    所以说起来,吴佩孚和张作霖有共同的敌人冯玉祥,也难怪张作霖会寻找吴佩孚联盟了。
    尽管直奉战争中张作霖和吴佩孚是敌人,但此时此刻为了消灭共同的敌人冯玉祥,两人进行合作也不是不可能。
    至于原本大败的吴佩孚为什么手上又有了兵马,他丝毫不感到意外。
    再怎么说吴佩孚之前也是直系的老大,人脉范围之广可想而知。
    哪怕战败了,他的人脉部下依旧在,总能找到愿意为之效忠的人。
    不出意外的话,张作霖想要报仇雪恨的愿望怕是要落空。
    毕竟北洋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奉系时期,这也就注定了张作霖最后的命运不会好。
    不过话又说回来,历史轨迹已经改变,他觉得张作霖未必不能改变原先的命运。
    “至于吴佩孚是怎么东山再起的,过程稍微有点曲折。”
    “1924年底,吴佩孚从天津逃至江苏。”
    “自打二次革命后,长江中下游便由直系军阀控制。”
    “所以吴佩孚到了江苏后,便联系各省督军,准备纠集军队报复冯玉祥。”
    “但吴佩孚这个人的性格实在不讨人喜欢,对各省督军经常是一副上级训斥下级的做派。”
    “以前他兵强马壮,大家不得不臣服于他。”
    “现在他败光了资本,大家索性也就翻脸不认人了。”
    “比如齐燮元就公开唱反调,并私下里派人与冯玉祥和张作霖搞小动作。”
    “见南方各省的直系督军都不搭理自己,吴佩孚只好去到河南发展。”
    “河南是吴佩孚的老巢,经营许久,根基还算稳固。”
    “若是给吴佩孚一年半载,兴许又能整出十万大军。”
    “可是冯玉祥也知道河南是吴佩孚的根据地,他肯定不能坐视不理吴佩孚养好了伤后找自己报仇。”
    “于是乎,吴佩孚回到河南没多久,屁股还没坐热,冯玉祥就追杀了过来。”
    “面对气势汹汹的国民军,吴佩孚刚刚编练的三万新兵抵挡不住,很快就被打的全军覆灭。”
    “吴佩孚只得再次出逃,这一次他坐火车逃往湖北。”
    “当时的湖北督军叫萧耀南,这个人是吴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