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功高一世吴汉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而进。
    周建军大溃,反身奔回城中。
    吴汉长驱追击,大破敌军。
    破城后,吴汉留杜茂、陈俊等守广乐,自己率领大军协助盖延围刘永于睢阳。
    七月,睢阳城中食尽,刘永被部将所杀,二城全部投降。
    建武四年,此时,吴汉又率领陈俊和王梁前将军,击溃临平的五校贼。
    追杀至东郡箕山,大败敌军。又北上平定清河长直和平原五里的贼寇。
    当时鬲县五姓联合驱逐了县令,占据城池反叛。
    诸将都想进攻,吴汉不同意,认为罪在魁首,于是上书告知郡守,让他们逮捕县令,并派人向城内表示感激。
    五姓大喜,纷纷率众投降。
    诸将都佩服吴汉不费一兵一卒就使全城投降。
    冬天,吴汉率领建威大将军耿弇、汉忠将军王常等,击破并降服了平原的富平、获索。
    汉光武帝建武五年贼军趁夜偷袭汉军营寨,军中一片混乱,吴汉却镇定自若,不久就恢复了秩序。
    他随即带领精兵突出营寨,发动突然袭击,大败敌军。
    他继续追击剩余的贼党,一直打到无盐县,又平定了勃海。
    汉光武帝建武六年,吴汉随刘秀围困并攻破朐城,斩杀董宪。山东自此完全平定。
    汉光武帝建武六年,关东平定以后,陇右的隗嚣复叛,刘秀命吴汉率军镇守长安。
    建武八年,吴汉随刘秀西征隗嚣,与岑彭合力围困隗嚣于西城,又调集关中诸郡的兵马增援。
    “刘秀东归时,嘱咐吴汉应尽快遣散多余部队,若有逃散必使士气低落。”
    “吴汉与诸将因自恃兵多势强,不愿放弃诸郡兵的辅助,遂不从命。”
    “后来果然粮食不足,士卒逃亡。”
    “十一月,岑彭壅谷水灌西城,水还没淹没城池一丈高,隗嚣将领行巡、周宗就已带着蜀地公孙述的援军前来。”
    ““于是岑彭殿后,吴汉等将领全军撤回。”
    “汉光武帝建武十一年春,吴汉率领征南大将军岑彭等人出征公孙述。”
    “岑彭攻破荆门后,直取江关,吴汉则驻扎在夷陵,建造短船,以运送南阳兵和招募的三万名刑徒顺江而上。”
    “正巧岑彭被暗杀,吴汉便接管了他的军队,兼领其军。”
    “建武十二年春天,吴汉与公孙述的将领魏党、公孙永在鱼涪津交战,大败敌军,围攻武阳。”
    “公孙述派其子婿史兴率领五千人救援。吴汉攻击史兴,全歼其众,又攻下广都。”
    “刘秀训戒吴汉敌军兵多,不可轻敌,待其疲惫无力,再发起攻击。”
    “吴汉则不听诏令,率步骑二万余人逼近成都,离城十余里。”
    “留副将刘尚率万余人屯守江南,相距二十余里,在江岸修筑浮桥作为联络。”
    “刘秀得知以后大惊,并下诏责备吴汉。”
    “诏书未至,公孙述果使其将谢丰、袁吉率众十多万,分为二十多营,同时出击吴汉。”
    “又派别将率万余人袭刘尚,使两处不能相援。”
    “吴汉与蜀军激战一日,兵败退入营中,被谢丰等围困。”
    “吴汉召集激励诸将,让士卒和马匹饱食一顿,关闭营门三日不出,并多竖旗帜、生烟火以示正常。乘夜悄悄引兵与刘尚会合。”
    “次日吴汉率全军迎战,大破蜀军,斩谢丰、袁吉,并获首级五千多颗。”
    “而后引军回广都,并留刘尚防守公孙述,并上书报告光武帝,并深自责过失。”
    “从此以后吴汉与公孙述在广都、成都之间交战,八战八胜,最后进军围攻外城。”
    “公孙述亲自率军数万人出城迎战,吴汉令护军高午、唐邯率精兵突入敌阵,刺中公孙述,公孙述伤重身亡。”
    “次日晨,公孙述大将延岑开城出降,然而吴汉仍然族灭了公孙氏、延岑一族。”
    “然后放兵大肆抢劫,屠掠成都,还烧毁了公孙述的宫殿。”
    “光武帝听说后很生气,责备了吴汉。”
    “建武十三年正月,吴汉领兵顺江而下,路过宛城时,光武帝刘秀诏令吴汉回家祭祖。”
    “汉光武帝建武十五年,吴汉再率扬武将军马成、捕虏将军马武北击匈奴。”
    “把雁门、代郡、上谷官吏人民六万余口,迁徙安置到居庸关、常山关以东。”
    “建武十八年,蜀郡守史歆在成都造反,自称大司马,围攻太守张穆。”
    “张穆逃出城墙,奔向广都。”
    “史歆遂檄令郡县,得到宕渠杨伟、朐月忍徐容等人的响应,各率数千兵马。”
    “刘秀知史歆曾为岑彭护军,精通兵法,遂派吴汉领刘尚、臧宫等万余人讨之。”
    “吴汉至武都,发广汉、巴、蜀三郡兵围成都,百余日后攻破城池,斩史歆等。”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