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南水北调世纪工程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京是后世的首都,自然需要保证足够的水资源。
    也正因如此,南水北调工程应运而生。
    说实话,他是非常羡慕南水北调工程的,毕竟长安也是缺水的地区。
    可他也知道,以大汉目前的能力,是不可能建造南水北调工程的。
    “虽然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但南水北调主要调运的是长江水资源。”
    “因为黄河每年只有550亿立方米的径流量,长江每年却有9600亿立方米径流量,而且长江水质远比黄河水质清澈。”
    “所以放弃了距离缺水省份最近的黄河,从更远的长江流域进行调动。”
    “如果能将长江的水,跨越1000公里调到华北,那就有希望解决问题。”
    “然而要建立一个直线跨越1000多公里的水道何其艰难,涉及到的移民,开山,环境,选址等等问题无比庞大。”
    “在南水北调方案提出以后,整个中国有无数专家学者用一生时间去论证和设计。”
    “直到2002年末才正式开工,从1952年到2002年用了整整50年时间准备。”
    “而直到现在的2020年,也只有东线和中线工程投入使用。”
    “可以说这是个已经横跨半个世纪,甚至可能延续一个世纪的伟大工程。”
    “首先说东线,五个字概括就是水往高处流。”
    “全长1785千米的东线工程,起于江苏扬州,终于天津、山东。”
    “然而黄河南岸比起点高了40米之多,也就是水要往高处流。”
    “为了实现在这一点,沿途建立了整整13级160台巨型水泵,将这些宝贵的淡水一级一级最终抽向华北平原。”
    “仅东线一期工程,每年抽取水量达到600多个西湖之多。”
    “中线工程则是只有一个水泵站,就将水运送到了1432千米之外。”
    “这里离不开一个伟大的大坝,号称亚洲天池的丹江口大坝。”
    “也许它不如三峡大坝那么出名,但是其意义绝不逊色于三峡。”
    “这里是汉江和丹江的交汇口,每年流入水量近400亿立方米。”
    徐光启:华北平原地区有丰富的地下水,以后世的能力,开发地下水应该是没问题的。
    他和一些水利方面的官员接触过,知道北京地下的水资源异常丰富。
    后世的南水北调工程规模庞大,从长江调水到北方,必定会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精力。
    他在想后世为什么不从地下取水,以后世的能力想必很容易就能办到。
    思考片刻,他大致想到了其中的原因。
    可能最重要的一点,过度使用地下水会带来危害,比如导致地面下沉的问题。
    在连年开采地下水之后,地下水的水位会持续下降。
    地下水一旦没有了,土层就会被压密,从而导致厚度降低。
    这么一来,地面必然沉降。
    还会引发其他的问题,比如说建筑物倾斜、墙体开裂等问题,会成为安全隐患。
    北京作为首都,一旦发生地面下降,必然就是一场灾难。
    还有就是当地下水被过量开采以后,原本水位下降的地方,就成了空洞般的存在。
    如果不能补给填补空缺,就给海水入侵带来了机会。
    这么一来,海水入侵就会导致地下淡水盐碱化。
    海水入侵的越多,那么淡水盐碱化程度就越高。
    如此一来珍贵的水资源,就会被破坏。
    由此可见,地下水是无法进行过量开采的。
    也就是说,北方的水资源这么缺乏,如果仅依靠地下水那是完全行不通的。
    南方本就是不缺水的存在,为此对于地下水很少开采。
    对于地下水来说,也有充足的机会进行补水。
    比如说降雨补给以及河流补给,为此水资源充足的南方自然是不会担心了。
    可是北方缺水这个问题一直都在,为了解决缺水的问题,就一直开采地下水来加速发展。
    毕竟南方再有水,也无法远水解近渴,于是地下水疯狂开采。
    既然南方的水资源充足,那就可以为北方带来充足的水资源。
    所以南水北调是非常有用的,不仅能给北方带去水资源,同时还能改善北方开采地下水的问题。
    当北方有了充分的水资源时,那么就不需要大量开采地下水。
    可以说南水北调这项工程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为此南水北调的存在真的很有必要。
    不过这是后世面临的情况,而他大明目前还没有这样的危机。
    “2012年,丹江口大坝被加高到了176米。”
    “使其蓄水水位抬高到了170米,最后水位比北京还要高100余米。”
    “于是几乎不需要任何水泵,这里的水就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