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凤雏庞统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刘表的部下。
    齐心协力,共同对付曹操,刘备一定乐于从命。
    如果这件事处理得好,则天下就可以平定了。
    在众将领劝谏孙权投降曹操时,唯有他力主联合刘备抗击曹操。
    当时为了劝谏孙权的抗曹决心,他着实花费了一番口舌,这才说服孙权抗曹的决心。
    投降迎接曹操,他鲁肃可以,唯有孙权不能。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非常明白一件事。
    要是他投降了曹操,曹操理当送他回到故乡。
    根据他的声名地位,总还能做个小官。
    乘牛车,有随从,交游士大夫,慢慢升迁上去,也少不了做个州郡长官。
    但要是孙权投降了曹操,曹操只会像软禁汉献帝那样对待孙权。
    也正是他的这番言论,才坚定了孙权抗曹的决心。
    “赤壁战后,孙权愈加倚重鲁肃,把他称作自己的知己。”
    “后来刘备派人谒见孙权,请求借荆州。”
    “吕范等将领劝孙权扣留刘备,周瑜在外地,也上疏表达同样的意思。”
    “唯有鲁肃从全局考虑,劝孙权把荆州借给刘备,以孙刘联合,共同抗曹。”
    “孙权听完鲁肃的分析后,同意了鲁肃的主张。”
    “曹操听闻孙权借荆州给刘备的消息时,正在写信,震惊之下,手中的笔掉落在地。”
    “周瑜病危时,写信给孙权,推荐鲁肃代替自己。”
    “孙权采纳了周瑜的建议,当即任命鲁肃为奋武校尉,接替周瑜统领部队。”
    “周瑜私属部队四千多人,以及原来的奉邑四县,全都转归鲁肃所有。”
    “鲁肃开始时驻守江陵,后移兵下驻陆口。”
    “威望恩义,大行于众,部属增加万余人,被任命为汉昌太守。”
    “建安十九年,鲁肃随孙权攻破皖城,改任横江将军。”
    “在此之前,益州牧刘璋法度纲纪颓败废弛,周瑜等人曾劝孙权借机攻取蜀地。”
    “孙权就此事征询刘备的意见,刘备心中有自己的打算,假意对孙权说。”
    “我与刘璋托名为皇族后裔,希望借助先人英灵,以匡救汉室。”
    “如今刘璋得罪了大家,我独自内心惊惧不安,不敢听说攻取蜀地的话语,希望您对他实行宽恕。”
    “如果这个请求没有得到答复,我当披散头发归隐山林。”
    “孙权答应了刘备的请求,也就没有趁机攻取蜀地。”
    “然而,后来刘备却向西进军,图谋吞并刘璋,留关羽镇守荆州。”
    “孙权明白刘备吞并蜀地的意图后,勃然大怒,大骂刘备是狡猾奸诈的小人。”
    赵祯:尽管周瑜和鲁肃有矛盾,但从周瑜临死前极力推荐鲁肃来看,周瑜还是非常明白事理的。
    在刘备借荆州一事,周瑜和鲁肃就有明显的矛盾。
    鲁肃认为孙权固然实力强大,但曹操的势力太大了。
    按照鲁肃的说法,东吴刚刚占有荆州,还没有来得及在民众中施行恩德信义。
    如果把荆州借给刘备,让刘备去安抚百姓,实是上策。
    因为这样一来,曹操多了一个敌人,孙权多了一个朋友。
    要知道,周瑜视刘备为眼中钉,欲杀之而后快。
    所以鲁肃提议把荆州借给刘备时,周瑜就当众斥责鲁肃养虎为患。
    但是令他佩服的是,周瑜病逝时,竟然极力推荐鲁肃接替自己。
    在临终之际,却能不顾政见分歧,将鲁肃推上军中大将的位置。
    可以说,从周瑜的这一举止上看,鲁肃的才能丝毫不亚于汉末众多名将。
    “这时鲁肃与关羽邻界统兵,疆土犬牙交错,多次发生摩擦。”
    “鲁肃顾全大局,总是以友好的姿态安抚双方。”
    “刘备平定益州,孙权请刘备归还荆州中的长沙、零陵、桂阳三郡。”
    “刘备严词拒绝,于是孙权派吕蒙率军进攻。”
    “长沙、桂阳二郡望风归附,唯有零陵太守郝普坚守不降。”
    “刘备得知,亲自引兵五万从成都赶回来坐镇,派关羽率军三万争夺三郡。”
    “孙权也从秣陵进驻陆口,派鲁肃率领一万人屯守益阳,和关羽对抗。”
    “鲁肃为了大局,邀请关羽相见。”
    “鲁肃提出各自将兵马布置在百步以外,只有将军们各带单刀赴会。”
    “鲁肃做出决定后,他部下将领怕出变故,劝鲁肃不要轻易涉足险地。”
    “鲁肃毫无畏惧,说道事到今日,应该把话说清。”
    “刘备辜负国家,是非尚未论定,关羽又能怎么样呢?”
    “鲁肃说完就毅然赴会,并在会上数次指责关羽。”
    “我们江东真心诚意将土地借给你们,是因为你们兵败远方而来,无有立足之地。”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