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诗人之祖曹操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但如果非要评价的话,第一个出局的,大概率是张辽。
    虽然在这四人当中,张辽的战绩最夸张。
    白狼山之战,张辽阵斩乌桓单于。
    合肥之战,张辽更是用八百人大破孙权十万大军。
    而且,在曹魏集团所有武将当中,张辽是唯一一个进武庙的人!
    但这样的张辽,如果和要和其他几人做比较的话,却存在三个缺点。
    第一,他不姓曹,也不姓夏侯,不是曹操的亲戚。
    第二,张辽加入曹操阵营的时间,实在太晚。
    第三,最重要的是,从始至终,张辽在曹魏集团当中扮演的角色,都是一个将军。
    所以,张辽虽然能打,战绩也不错,但注定不可能是曹魏的第一大将。
    当然,如果说曹魏集团的外姓第一大将,那可能就非他莫属了。
    在张辽之后,下一个出局的,大概率就是夏侯渊。
    夏侯渊的战绩,其实并没有张辽那么夸张。
    但奈何人家是夏侯家的人,当年还没起兵的时候,就替曹操顶过罪。
    后来曹操起兵之后,他也一直跟在曹操身边,功劳苦劳都不少。
    最关键的是,夏侯渊曾经单独负责过凉州和关中的战事。
    尤其是在凉州方向,夏侯渊十个月扫平凉州。
    只可惜后来,夏侯渊死在了定军山,而且死得特别窝囊,所以要稍微逊色一些。
    要不然的话,夏侯渊其实是有望争夺第一把交椅的。
    所以最后,决胜局就在曹仁和夏侯惇之间展开了。
    而在这两人当中,夏侯惇的战绩,可能就要稍微逊色一些了。
    夏侯惇其实也是打满全场的狠人,曹魏集团立国的主要战役,夏侯惇基本上都参与了。
    尤其是在创业初期,要不然夏侯惇跟着曹操去扬州借兵,以及后来兖州之乱力保三县,恐怕曹操根本就撑不到最后。
    但问题是,在这些战争当中,夏侯惇很少有独挡一面的时候。
    夏侯惇一生当中,唯一一次单独负责一个大方向的战事,就是曹操进攻孙权后退走。
    此后,曹操把夏侯惇留在了东线,和曹仁、张辽一起抵挡孙权,督二十六军。
    但对于夏侯惇当时的权力到底有多大,是否能全权负责东线战事,以及夏侯惇负责东线的时间长短吗,其实是有争议的。
    最后剩下的,便是曹仁。
    当年曹操最开始起兵的时候,曹仁便追随了曹操,而且自己募集了上千人。
    要知道,最开始的时候,曹操手里总共也没多少人。
    而后来,曹魏集团所有的主要战争,曹仁几乎都没缺席。
    打徐州的时候他单独领一支军队,打张绣的时候他垫后救了曹操,打袁绍的时候曹仁负责对付侧翼的刘备。
    赤壁之战以后曹仁留守江陵,潼关之战曹仁正面战过马超,襄樊之战曹仁死守樊城。
    这些战争打下来,曹仁在曹魏集团的声望和地位,几乎已经无可动摇了。
    包括曹丕登基之后,曹仁的封邑,也是三千五百户,要比其几个人都更多。
    封邑这种东西,有时候基本可以代表这个人在当时的地位。
    唯一可惜的是,后来曹仁在濡须口之战当中,损失惨重。
    所以,曹操麾下这四位大将,没有任何一个,能够毫无争议的压倒其他人。
    但如果非要较真的话,那可能还是曹仁要更胜一筹了。
    “献帝建安五年,袁绍率领军队十余万,准备进攻曹操。”
    “而此时,刘备占据徐州,与袁绍一同对曹操形成夹击之势。”
    “此种情形,曹操觉得袁绍不足为惧,处理刘备才是当务之急。”
    “于是曹操率兵进攻刘备,占领了徐州,活捉了刘备的部将夏侯博,俘获了刘备的妻儿。”
    “而袁绍那边,犹豫反复,直到曹操大败刘备,返回官渡,始终没有出兵。”
    “八月,袁绍大军前后连营步步推进,靠沙堆扎营,东西延伸长达几十里。”
    “当时曹操的总兵力不足万人,受伤的人占十分之二三。”
    “袁绍大军逼近官渡,曹操在营垒内筑土山挖地道来应战。”
    “袁绍军队发动猛烈进攻,曹军难以抵挡。”
    “由于官渡相持日久,曹操军队军粮逐渐匮乏。”
    “曹操便写信给荀彧,打算撤回许都。”
    “荀彧并不赞同曹操此举,并且力谏曹操不要退兵,以免错失争夺天下的良机。”
    “曹操在听完荀彧的分析后,听从了荀彧的建议。”
    “曹操与袁绍相持了数月,已经兵少粮尽,士兵疲惫困乏。”
    “此时,袁绍的谋臣许攸投奔了曹操,劝说曹操进击淳于琼等人。”
    “曹操采纳了许攸的计策,便留曹洪守卫大营,亲自率领步骑兵五千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