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诗雄岑参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格。
    “在虢州时,岑参常常感到苦闷,这在他的山水诗中反应了出来。”
    “乾元二年秋末,战乱又起,虢州临近前线,也受到了战争的波及。”
    “在战争的阴云下,岑参写了不少相关的诗。”
    “岑参的战争诗和杜甫有很大的不同,基调不是悲哀的而是昂扬的,呈现出一种向前疾驰的姿态。”
    “唐代宗广德元年正月,叛军兵败自杀,安史之乱结束,各路大军返回驻地,岑参也随之返回长安。”
    “当时蜀中正有战争,岑参走到汉中,又折回长安。”
    “到大历元年二月,才又随杜鸿渐入蜀,从此就再也没有回到长安了。”
    “永泰元年四月,原剑南节度使严武病死,其部下争夺节度使之位,内斗不止。”
    “十月,一派将领郭英乂被杀,蜀中大乱。”
    “后不久,岑参被任命为嘉州刺史。”
    “永泰元年十一月,岑参动身入蜀,到了梁州道路不通,赴嘉州刺史未能成行。”
    “大历元年二月,朝廷任命杜鸿渐平蜀中之乱,岑参随军一同出发。”
    “然而,杜鸿渐不堪重任,并未平乱。”
    “而是接受了崔旰的贿赂,使得蜀乱取得了表面上的和平结局,唐王朝的军政实现了脆弱的统一。”
    “大历元年秋七月初,岑参一行经汉川入成都。”
    “大历二年,岑参也就前去嘉州作他两年前未能成行的刺史去了。”
    “嘉州属西川节度使管辖,而此时,崔旰经杜鸿渐保荐被任命为新一任的西川节度使。”
    “岑参在他的手下任职,心情郁郁,一直很不舒服。”
    “大历三年七月,岑参的嘉州刺史被朝庭罢免了,这时他到任才一年。”
    “岑参被罢官后,曾先入成都一趟,在太常徐卿处吃了饯行酒。”
    “大历三年冬,岑参自戎州掉头北上,又回到了成都。”
    “此后他一直客居成都,尽管被罢了官,岑参也留存一丝希望。”
    “但直到大历四年秋,朝廷也没有起用他。”
    “大历四年十二月,裴冕寿终正寝了,岑参为他作了挽歌。”
    “大约在这年年底,岑参在寂寞中于成都去世,客死他乡。”
    辛弃疾:诗中之奇才岑参,风格奇峭,想象丰富,语言生动。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这首诗是诗人为送别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出征而作的七言歌行,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
    表现了边塞将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以及对战斗必胜的坚定信心。
    诗的第一联写出征的自然环境,以君不见开头,引起读者的注意和共鸣。
    走马川是今新疆境内的一条河流,紧靠着雪海边缘,即天山山脉。
    诗人用平沙莽莽黄入天来形容沙漠的广阔无垠,与雪山相映成趣。
    第二联写轮台地区的风沙景象,轮台是今新疆轮台县,在走马川西南。
    诗人用风夜吼来形容风声的惊人,用一川碎石大如斗来形容石块的巨大,随风满地石乱走来形容风沙的凶猛。
    这两联通过对比和夸张,写出了边塞地区自然环境的恶劣和艰险,为后面写军旅生活和战斗情景做了铺垫。
    诗的第二联写敌我双方的对峙情况,以及汉家大将出征的决心。
    匈奴是唐代西北边境上的一个游牧民族,经常侵扰中原。
    金山是今新疆阿尔泰山,在匈奴居住地附近。
    诗人用匈奴草黄马正肥来形容匈奴人生活富足,金山西见烟尘飞来形容匈奴人骑兵扰乱边境。
    汉家大将西出师一句表明了唐朝对匈奴人的反击态度,也显示了诗人对封常清将军的敬佩之情。
    这三句通过对比和排比,写出了敌我双方的对立和冲突,为后面写战斗气氛做了铺垫。
    诗的第三联写封常清将军率领士兵行军作战的情景。
    将军身穿金甲,昼夜不脱,显示了他的忠勇和坚毅。
    半夜军行戈相拨一句写出了行军作战的艰苦,风头如刀面如割一句写出了风沙刮脸的疼痛。
    这两句通过比喻和拟人,写出了边塞将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诗的第四联继续写封常清将军率领士兵行军作战的情景,但从马匹和檄文的角度来写。
    马毛带雪,汗气蒸腾,写出了马匹奔跑的劳累。
    五花连钱旋作冰一句写出了马身上的花纹和汗水结成的冰珠,形象生动。
    幕中草檄砚水凝一句写出了将军在营帐中写檄文的情形,以及砚台上的水也被冻住的细节,突出了边塞地区的寒冷。
    这两句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写出了边塞将士不惧严寒、坚忍不拔的精神。
    诗的最后一联写敌军闻讯胆怯,我军必定胜利的信心。
    诗人用虏骑闻之应胆慑来形容匈奴人对唐军的畏惧,料知短兵不敢接来形容匈奴人对唐军的惧怕。
    车师西门伫献捷一句表明了诗人对封常清将军的期待和祝福,也表达了对战斗必胜的坚定信心。
    车师是今新疆罗布泊一带的一个古国,西门是指西域之门。
    这一联通过设问和设想,写出了边塞将士不惧强敌、乐观自信的情怀。
    这首诗是一首气势磅礴的边塞诗,它以边塞风光为背景,以封常清将军为主角,以边塞将士为群像。
    展现了唐代边防军队的英勇无畏和爱国奋斗的精神风貌。
    诗人用自己的热情和才华,为封常清将军送行,也为后人留下了一首不朽的名篇。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