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波波的快乐不再打折(求收藏推荐)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短视频吃播有那种打着帮你宣传名号来骗吃骗喝的,但多少确实会有点流量。
    94年的报纸也确实会带来很大的流量,上了报纸上了电视,那是真的能形成良好口碑的。
    但这种流量有的真就是来单纯骗吃骗喝,考察团这种形式,这年头很流行,但多了是真能让你亏本啊。
    陈林发誓,以后上报纸之类的风头,谁爱去谁去,他再去一次就是狗!
    本以为得继续帮着县领导们接待考察就完事儿了,没想到自己的店也得接待啊。
    考察团嘛,自然考察最优秀的,那除了陈林家的店还能是谁呢?
    有讲究的还给钱,但不讲究的更多啊。
    到最后,民间团体,就是想自己也开店或者也养虾的都组团来的时候,陈林忍不了了。
    直接躲回汪镇老家,让手下照常收费,除非遇到官方团,其他的必须给钱!
    县里的领导也回过味了来了,咱十八线小县城也没能力搞这些接待啊。
    模式已经被认可了,都上报纸了,功劳已经攥稳了,官方团体接待的差不多了,民间自发的我管你那么多。
    想学东西还先白吃白喝一趟,想什么美事儿呢!
    于是县里面也没谁来管这些人了,离开了不少,终于只剩下一些真心想学的,自告奋勇的在店里当起了学徒。
    对待这种,陈林他们肯定不会拒绝,当然,也没有收费。
    陈林这辈子回来的目标就是挣钱,然后帮助贫穷的父老乡亲。
    现在钱挣不少了,很长一段时间内还能继续挣,一线城市的房子都买了不老少了,那挣钱这个目标就不是最高优先级了。
    所以陈林不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他巴不得多多推广出去,小龙虾市场越大,养虾的乡亲们挣得越多。
    不然养虾的越来越多,卖不出去,或者只能贱卖,那别说富农了,纯粹是坑农。
    偷得浮生半日闲,恰逢周末,陈林带着自家的几个孩子回到了乡下老家。
    实话实说,有山的地方,虽然穷,但真的比丘陵地貌好玩多了。
    丘陵地貌大多光秃秃的,全部开垦成了旱田,全用来种粮食了,山地则多的是树。
    汪镇这边全是美国松,遮天蔽日,林下会有很多很多的意外收获。
    松果啊,菌子啊,松鼠之类的,在94年都还有,秋高气爽的天气里,几个孩子玩得姓啥都不知道了。
    虽然刚过菌子采摘的季节,但总能瞎猫碰上死耗子。
    几个马屎包被孩子们找回来,做饭的时候往灶里边上没明火的地方一扔。
    十来分钟后,用火钳夹出来,洗刷干净,切成片,蘸豆瓣酱和红油,纯粹挑食的孩子们,一个都不喊辣了。
    吃的嘶嘶声不断,额头都出汗了,问就是不辣,一点不辣,吃了午饭还要去找!
    乐得大人们都开怀大笑。
    最有趣当然是捉泥鳅了,三五岁的孩子第一次接触,那真是不搞一身泥不会回家的。
    没有什么池塘里水满了雨夜停了,到处是泥鳅,都会打洞的。
    谷子打了之后的水田里,基本不剩什么水了,全是稀泥,泥鳅打洞,洞口很小,得顺着往下挖。
    几个孩子完全学不会怎么先用一个指头去顺,都是瞎搞,但很快乐。
    陈林叫上几个堂兄弟,泥鳅黄鳝一起抓。
    是的,孩子们从来没抓过,怎么会知道泥鳅在田里,当然是有人带头了。
    波波上辈子抓小龙虾都是背着家里人,每当和小伙伴们抓得兴高采烈的时候,陈林两口子找来之后,那当场怕得要死。
    快乐总是打折,但波波乐此不疲。
    陈林想来上辈子为啥不同意波波去玩这些呢?
    一是怕危险,虽然波波都是在即将干涸的水田里抓,但周边全是荷塘。
    二就是想树立做爹妈的威严了,说了不听,那我岂不是很没面子?
    三是两口子上班都累死了,都是二十多三十的年轻人,在没有洗衣机的年头,看着脏兮兮的波波,那真的会一肚子气。
    这辈子陈林不想波波快乐打折了,直接带着一起玩,父子感情那是噌噌上涨。
    “木娃儿,你娃帮着老丈人家里致富了,自己老家不管哦,你可以的!”
    兄弟几个也是贪玩,趁着带孩子回忆下童年时光,自然不像小时候那样认真。
    “就是,龟儿大三娃儿(陈世华,上辈子陈家最出息的大老板)也是,挣了钱就把个人家里修得漂漂亮亮的!”
    “木娃儿也是,家里现在气派哦,听说他老丈人屋头也是差不多的!”
    陈林听了狂翻白眼,但找不到反驳的地方,事实如此嘛,但自己老家这边确实该搞搞了。
    “你们别慌啊,我老丈人那边是养虾,我们村这边缺水啊,栽秧子都抢水抢得打架,没那么多水田,养个屁啊!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