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7-098章:电池控制系统的选择!(5000字)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供给着高瓴科技和高瓴车辆的电池业务。
    但是现在高瓴科技毕竟不是后世的五大巨头,所产的电子产品有限。
    而现在高瓴的锂电池又恰好是高瓴研发重点中的重点,这也就导致了高瓴的产品一直以来研发成本都极高,高到了王世充都吃惊的程度。
    虽然高瓴养得起如此牛逼的研发团队,但是这也太多了!
    而当他知道高怀钧要造纯电车时,这才了解到高怀钧的野心。
    这好家伙!
    这是要直接革燃油车的命!
    说话之间,一个电池工程师给高怀钧拿过来了一份最新的研发资料,上面详细地说明了高瓴电池最近的研发进度。
    高怀钧扫了几眼后点了点头。
    为了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通常需要增加正极材料中的镍含量,但高镍含量会降低电池的循环寿命和稳定性。
    因此,如何在能量密度和寿命之间找到平衡点是研发过程中的一个难题。
    现在高瓴电池针对镍金属含量的相关试验,就做了大几千次之多!
    现在才逐渐稳定到几种相关的配比。
    这才有了刚才所说的路线之争。
    这种烧钱的穷举法,一般的电池厂商没有高瓴这种舍得花钱的大厂在背后撑腰,根本就在这个时间点玩不起来!
    现在不管是比亚帝还是日系的那几家,可还都是处于一个实验性的阶段,根本就没办法像高瓴这样大规模投资。
    这也是体现了高怀钧金手指的优势。
    无内耗,力就往一处使,使用的效率,就算是世界最强的电池公司,那也是比不过的。
    “这一次安全边界可以高一些。”
    “不需要太过于挑战产品极限,不然在使用的时候会出现较大的问题。”
    “还有就是尽管三元锂电池在安全性和稳定性上有优势,但其在快速充放电方面的表现仍然需要改进。特别是在电动车等高功率应用中,快速充电时可能会导致电池温度升高,影响电池寿命和安全性,这点你们是怎么考虑的?”
    高怀钧询问道。
    他就担心,高瓴电池的众人,为了堆指标,在一些极限问题上过于冒险了。
    高瓴的第一款纯电车,可真赌不起。
    增城车的那点电池,根本比不了纯电车的大面积串联。
    在高密度串联之下,本来事故发生率只有千分之零点一的,在串联的放大之下,只要有一款电池出现问题,那么整个都会被烧!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千分之零点一就会变成千分之一,甚至更高!
    一辆车看起来千分之一的概率完全不起眼,但是上万辆车呢?
    十万辆,甚至百万辆级别的存量呢?
    这不得不考虑!
    王世充看了看在一旁的一位工程师,该工程师说道,“高总,目前我们考虑的思路是有两个电池监控系统,一个是SOC,也就是StateofChar,在充状态监控。这个是准确估计电池的剩余充电量对于车辆的续航预测至关重要,但受到电池化学特性变化、温度影响、老化效应等因素的影响。”
    “那另外一个则是SOH也就是StateofHealth,健康状态监控。这个会精确评估电池的健康状态,即其剩余能量容量和功率输出能力,以预测电池的寿命和性能衰退情况。”
    “不过这个需要增加两枚相对应的电池芯片,估计成本要增加一些。”
    这位工程师侃侃而谈,自然是在说明一些现在在做的成果。
    高怀钧难得地来到高瓴电池,作为大金主,自然是把一些重要地收获对其进行汇报。
    不然的话,以后怎么继续拿到钱?
    高怀钧微微皱了皱眉毛,说道,“这个只是被动防御,完全无法在极端情况下避免电池的所谓自燃现象!”
    电池自燃,在纯电车刚刚开始发展的前几年比较多,这就是电池管理不成熟的一种表现。
    而高瓴作为一家吃头个馒头的商家,自然不可能对这种情况视而不见。
    “如果要考虑自燃情况。。。”
    “那就复杂了,风冷系统,内循环系统,等等,这些都需要对电池进行颠覆性的设计。”
    王世充皱了皱眉头说道。
    一般来说,电池大多在车底或后备箱。
    能够避免太阳的直射,且车底是一个开放空间,散热条件也有车底穿过的风。
    关键,不会直射,开放空间,有自然散热条件。
    这样其实就差不多足够了。
    如果汽车停着,电池温度上升,大多来自车体导热和地面热量幅射,这两种热量与太阳直射来对比是几个数量级的差别,再说车底自然对流的散热。
    所以,只要高瓴的纯电车车底不是火炉,一般不用考虑这个电池散热问题。
    另外更为关键的是,电池最佳工作温度在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