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4-045章:高瓴第二次结构调整!(今天5000字)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繁杂,高层对信息的处理及时性极低,对市场反应迟钝,喜欢写方案、开会讨论,卡预算、计风险、算利益,迟迟不做决策,或调整决策速度远低于市场变化速度。
    同时协调开始变得困难,各部门信息沟通不畅,各自为阵。工作交付文档繁多,职责不清,合作协调困难。
    这也难怪,现在高瓴内部,单单业务集团,就有两个,高瓴科技和高瓴车辆,仅仅这两个之间,就有非常多的业务交叉。
    更不要说高瓴人工智能,高瓴芯片,高瓴电池,高瓴衍生品等好几个体量都不小的BU了!
    这么多公司交叉在一起,沟通不顺畅,那是在所难免的,就算高怀钧穿越过来,这些事情该发生,也是要发生。
    高怀钧了解到这个情况和苗头之后,立刻就做出决策,让宁远直接下集团抬头的公司红头文件!
    第一个就是在公司内部,不允许使用PPT进行汇报。
    他喜欢用PPT和观众做宣讲会,那是为了卖车。
    花了大量的钱,请你管理层要你来,就是为了让你搞好协调关系的,结果你花了大量时间,花在了PPT之上,那搞个锤子!
    用一个excel表简单粗暴进行沟通交流,不香吗?
    而暴露管理短板的管理层,也趁着这波一起带走。
    所以从下公司红头文件开始,禁止进行PPT开会,凡是发现,被举报的,零容忍,做汇报的和其上司直接开除。
    第二个就是建立完善的会议制度,从发文开始,禁止会议室有椅子,除了高怀钧参与的特殊高管会,其他会议不能有椅子!
    看你们这群人还开会吹牛逼,浪费时间,搞文山会海假努力呢。
    直接一波带走!
    一般来说,一个会议,三十分钟就足够了充分交流了,多余的时间,其实大部分都是无效废话。
    让他们站着开会,其实也是大大增加工作效率。
    第三个则有点严酷了,非技术型的中层管理,现在高瓴太多了!
    各种总。
    高瓴真的需要那么多非专业的管理人才梯队?
    所以他在红头文件之外,暗自要求宁远做一份新的人员淘汰方案给他。
    除了研发板块全部不动以外,其他职能团队,将进行一次针对M层级的大裁员。
    高瓴研发团队外的员工,超过3万人,而管理层却是超过了1:10,现在达到了1:9的程度,这显然超过了一个普通的大公司的水平。
    高怀钧的要求就是,管理层的人员配比,必须在2014年,下降到1:11,而在2015年,则是下降到1:13。
    最后到2016年,定格在1:15的范围内浮动!
    宁远听到高怀钧的这个要求,都不由得一脸惊呆了,“高总,这简直就是在三年的时间点,让我把研发板块外的管理层,直接减少40%左右啊!”
    “这么搞,很容易出现公司动荡的。”
    而在一旁的李尹馨也是一脸意外地看着高怀钧。
    在寒国,一个员工,基本上在一家公司,都会干很长的一段时间。
    在这一点上,这里头也是有岛国终身雇佣制的影子在里头。
    而更多的,则是除了财阀以外,无论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给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工资差不了很多。
    但都会随着年纪增长,收入越来越多。
    但是华国可不会。
    高瓴作为一家华国已经数得上号的大公司,想来的人,其实非常多。
    “作为一家公司,自然需要不断地调整和优化。”
    “我们需要每时每刻,都让高瓴处于一种饥饿感的状态之中。”
    “高瓴现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远远不够!”
    “但是优化对象,是底层员工为主,那是有问题的!”
    “一将不成,饿死三军!”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伱不应该不懂吧!”
    高怀钧皱了皱眉头,叱声喝道。
    他也知道,公司内部,大部分的管理层,其实是高瓴内部提拔起来的优秀人才。
    但是,现在公司内部管理层的优化体系发生了问题,尤其是最近高瓴接连大扩张,现在连高瓴娱乐板块都有了,那自然是快马加鞭,招兵买马。
    管理层越来越多,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在一旁的王凤英想说几句,但是却是被闵伟国碰了碰她的胳膊之后,忍了下来。
    闵伟国和高怀钧共事那么久,自然是了解他的性子的。
    想做的事情,就肯定会做!
    尤其是涉及到那么多中层管理人员的大调整,那自然是更会强势力推。
    他是一个严格对事不对人的总裁。
    而且希望工作环境充满活力。人们四处走动,思考问题,专注于令人兴奋的事物。
    他们或是在白板上写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