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体量,却搭建了这麽大的平台,岂不是资源的浪费?」
据方子业所知,军区最为热门的病种还是外伤与后遗症,而并非什麽肿瘤。
陈广白闻言道:「人都会老的。」
「在时间的堆积下,肿瘤的发病率会不断增加!~」
「疗养院的性质依旧是临床丶科研为一体的研究院,经由军区的调节,可以更好地推行一些新疗法。」
「达到治疗丶研究为一体。」
「再则,我们也有自己的军工企业,那麽如果有一些新疗法产出之后,可以将科研丶治疗丶器械产出融为一体。形成一道相对完整的闭环,又可以随时镶嵌其他的技术。」
陈广白似乎体会到了方子业的心思似的,接着道:「方子业,东湖疗养院,距离光谷与昌区都不远。」
「这是唯一一个,既靠近中南医院本院,又靠近中南医院分院区的机构了!~」
「个人能力再强,又能打几根钉子?有一些东西,无论是在哪里产出,你也尽可以在自己所在的单位使用。」
「这你还有什麽好顾虑的?」陈广白的语气略带严肃。
方子业听了,赶紧摇头:「陈医生,你误会了我的意思,我是在想,我们要如何过度转型……」
「当前,疗养院的外科组分神经外科丶肝胆外科丶脊柱外科丶创伤外科丶手外科丶血管外科。」
「常规承担的任务是创伤后遗症的诊疗工作。」
「如果要从创伤后遗症往肿瘤治疗迁移,不能切割性地直接迁移啊?」
「在这样的情况下,到底是骨科丶脊柱的肿瘤治疗先行,还是神经外科丶胸外科丶普外科区域的肿瘤先行?」
「谁来先承这个头?」
「实不相瞒,陈医生,我们医院的规划也是让我先去光谷院区,同时横跨创伤外科和骨肿瘤专科两个亚专业,初步接触和学习骨肿瘤相关的诊疗知识。」
「我不知道李教授有没有特别深入的肿瘤相关诊疗经验,但我个人还是觉得,只有先充分了解了现有的肿瘤相关的治疗知识和技能,才能够更加客观地完成这样的转型。」
「那麽,创伤后遗症的常规诊治的任务,又该由哪些团队来承担任务?」
「如果留用现有的团队,那麽新的外科诊区的团队搭建,又该如何立起来?」
方子业每一个问题,都不是特意刁钻,却又刁钻。
转型是转型,但创伤后遗症的诊疗,依旧是疗养院必须要负责的重心之一。
不能因为新的方向就把自己的本职工作都丢了。
一边守旧一边转型,也会出现很多问题。
李永军闻言点了点头:「方教授的考量和顾虑,也是我们必须要横向思考的问题之一。」
「现有的团队,已经逐渐趋近于成熟,在创伤后遗症的诊治中,非常有经验了。」
「如果将其全部迁移来汉市的话,那麽就只能重新搭建肿瘤专科学组。」
「如果要全盘转型,那麽原有的任务该如何规划,这也是要谨慎思考的问题。」
「陈医生,我们现代医学与中医学的积累可能稍有不同,我们现代医学的技能,是相对专精的。」
「如方教授这样年轻有为,学习能力非常快的教授,尚且需要一定的熟悉过渡期,像我们这样的老一辈。」
「需要的熟悉期只会更久,才可能调整我们的思维模式和习惯。」
「中医学讲究的是整体理论,慢慢磨……」
中医学的分支不如现代医学那麽细致,换句话说就是一个厉害的中医,可能一直都是所有病都看,即便是转型也颇为容易。
但现代医学不同,如果想要从创伤外科往手外科转型,都要面临基本功与操作习惯丶手术重心的调节。
「那方教授你有什麽建议?」
「可以是不成熟的建议。」陈广白的眉头稍皱,但也没有咄咄逼人。
「还是先成立肿瘤学组,原有的结构一成不变,甚至都先不迁移过来。」
「先从肿瘤学组开始搭建MDT多学科讨论组,在恩市疗养院先进行尝试。」
「当然,在此之前,我应该也有了至少一年左右的骨肿瘤相关的诊疗经验,或许可以知道在肿瘤的整体治疗中,需要哪些专科的人予以协助。」
「对肿瘤治疗的大方向,热门化疗方案,有一个特别常规的框架体系。」
「循序渐进。」
陈广白道:「以方教授你的资质,也需要这麽久?」
「或许更久!~」方子业点头。
「我们要面临的不是把肿瘤杀灭,而是要患者可以在治疗后,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归根结底,还是要患者获得更好的体验。」
「无论这个患者是谁,是什麽身份。」
「这才是根本。」
「这并不是医生谦虚与不谦虚的事情。」方子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