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一个子业顶三个团队(求订阅)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说着,方子业的内心又稍微凛动了一下。
    刚刚洛听竹委托方子业帮她给聂明贤转诉一下,希望可以拿到聂明贤的读书笔记。
    这是一种求学丶求教的心态,与个人感情无关。
    只是吧,洛听竹这般行为,有点让方子业想起了最初遇到的洛听竹。那时候,她初来乍到创伤外科。
    那时候,邓勇教授这里是僧多粥少,基本没有多少课题经费,洛听竹还得自己去申请课题做实验,那时候的她,经常熬夜……
    「倒也是,来吧,让我沾一沾你们的福气,尝尝你们撒的狗粮味道。」聂明贤坐下来后,拿出来了一个鸭爪子就开始啃了起来。
    聂明贤的动作越是随意,就证明他在这个团队的代入感就越深。
    啃了几口,方子业递过去一瓶饮料。
    聂明贤打开饮料瓶盖,喝了一口,再咬了一口鸭爪,一边咀嚼一边问:「子业,你怎麽不一次性地把你优秀的点都透出来呢?这一次又一次地,仿佛是密室逃脱一样。」
    「贤哥,你确定我如果一次性地把自己所有的技能阐述出来不是交浅言深,不是特意装逼?」
    方子业说完,周身一正:「贤哥,相互交往,一般都是基于好奇与互补。」
    「话不投机半句多,没有相互互补的交往,基本上都只是酒肉关系。」
    方子业解释着。
    如果现在,有一个比方子业大了二十岁的院士,站在方子业面前一阵叭叭叭他到底有多牛逼,方子业也只会想,你牛逼你牛逼呗,我不吃你家饭,你爱怎麽牛逼怎麽牛逼,我离了你我还吃不了饭了啊?
    但如果说,有一个比方子业大了二十岁的超级大牛,就在方子业的附近游走,与方子业相处时间比较长,也有了一定的善意,那方子业肯定会主动积极地靠上去,看能不能寻求一些学习机会。
    这就是求学阶段和求职阶段的差别。
    在求学阶段,学历提升,是方子业的必需品,否则方子业就进入不到一个门槛里,根本没办法留院中南医院,只能去地级市医院。
    去了地级市医院想要再走出来难度有多大?
    看看吴轩奇就知道了,再看看聂明贤就知道了,他们同样需要补足自己的学历。
    聂明贤便不再接话。
    等两人再开口时,又聊到了下一个话题去了。
    ……
    一处烤肉店的包厢里,一群博士闷头开始吃肉,两个服务员帮忙烤肉。
    邓勇和刘煌龙二人,则是动了两筷子之后,就好像没再有吃东西的欲望。而是在攀谈了起来。
    袁威宏是偶尔动一筷子,然后以下级的身份建议着:「邓教授,刘教授,我觉得我们团队目前的发展趋势特别好。」
    「一个团队,无非就是教学丶前进方向丶课题积累这麽几块。」
    「教学这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话题,暂且不提。前进的方向,这就有点多了。」
    「临床科研丶基础科研丶临床科研中的专利载体等诸多方向,我们都可以展开详细去进行研究。」
    「就目前,我通过统计我们组内的潜在课题时,就发现,我们现在至少有八九条可以趋进的大方向,一些细小的分支,就根本不用去谈了。」
    「而因刘教授与聂明贤的参与,我们团队进一步展示了厚积薄发的力量……」
    袁威宏先铺垫了一番,而后才把话题落地。
    「刘教授,我先详细地说明一下,我们可以行进的大课题和子课题啊。」
    「大课题方向,一,骨折的重新分型与手法复位适应徵与手术适应徵的重新定义。」
    「二,骨肉瘤的基础科研,抗肿瘤特殊靶点的寻找。」
    「三,基于敲除HK2裸鼠的生物学与生理学习性改变的深入探讨和研究,进一步探索HK2作为肿瘤敲除靶点的生物安全性丶生命安全性。」
    「四丶毁损伤课题。」
    「五丶毁损伤术后功能重建课题。」
    「六丶断肢栽植术。」
    「七丶单肢体体外循环仪器的探索和研究……」
    「八丶骨肉瘤……」
    袁威宏先探讨了自己和方子业为基点的一些课题,而后才把邓勇教授大团队的课题也纳入到了考虑范围内。
    袁威宏先表了态:「邓老师,刘老师,这些课题,我们团队的所有人,只要有兴趣的,都是可以择方向而循进。」
    袁威宏现在的课题数量多了,组内的人手不足,就只能打开大门,让邓勇教授的学生也参与进来,否则就是占着茅坑不拉屎,浪费了前期研究的积累。
    听到袁威宏这麽列举,饶是刘煌龙算是见多识广了,也是颇为咂舌。
    这真的是一个组的小团队可以拥有的课题方向数量,而不是一个科室的超级团队?
    厚积薄发四个字,再贴切不过了。
    「一个子业,可以至少顶三个中等规模团队了!~」刘煌龙感慨唏嘘。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