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现实的问题。
烟,是世界卫生组织已经证实的1类致癌物,所有人都知道这一事实,但全世界的菸民依旧不计其数。
呼吸内科丶胸外科挤满了肺癌的病人,也有人会拧出来个例来反证。
比如,有人吸了一辈子烟没有得肺癌,但有些人一辈子没有吸菸,也有了肺癌……
有些人即便是知道吸菸会提升致癌率,也依旧会赶着上前冲。
事实只是事实,只是一串客观的数据,现实是现实,现实是生灵万千,各自归途……
张利民却又摇头,神色非常严肃地道:「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这句话没错。」
「可有一点,我们必须清楚。」
「如果一件事成为了公知,那麽知道它的人依旧选择继续,那是自己作死,我们只能尊重他人命运。」
「而如果一件事不是公知的,甚至大部分都是不知情的,那麽,我们就有去保证他们知情权的义务或者职责。」
「不然的话,我们搞科研的意义又在哪里?」
「我只是说难,也没有说完全没有办法,办法就是先去做好事!~」张利民掷地有声地道。
「不宜用现代科学范式粗暴解构中医理论体系!」
「但并不代表完全不去解构!」
「其实.」张利民突然用镊子夹起片陈皮放入茶壶,二十年陈皮的沉香瞬间压过普洱的醇厚,「上周卫健委找我讨论过医疗AI伦理指南。」
方子业注意到老人用「讨论」而非「谘询」,紫砂壶嘴腾起的热气中,他仿佛看见无数利益链条正在云端交织。
「他们提到要建立传统医学知识图谱。」老人斟茶的手稳如持镜架,「用自然语言处理解析古籍,用知识图谱呈现方剂配伍。」
茶汤注入建盏的声响中,方子业突然抓住关键:「所以需要现代医学提供锚定点!」
「就像你的替代标志物。」张利民将茶盏推过茶海,盏底与紫檀木摩擦发出丝绸般的轻响,「当AI发现某味药材与致癌通路高度相关传统医学界就不能再说『不宜解构』了。」
方子业端起茶盏时,瞥见自己倒影在茶汤中的眼睛。那里面跳动着实验室的日光灯管,还有质谱仪屏幕上永不熄灭的曲线。他突然明白,这场战役早已超越单纯的科学验证,而是两种认知体系在数字时代的必然碰撞。
方子业怔怔地看了看张利民,张利民教授与之前每次见面时都没有什麽不同,不过这一刻,方子业发现,张利民教授身上的某种蒙纱忽然被掀开,一个活生生的张利民教授才活灵活现地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张利民教授如今已经在国内的科研界登顶,他根本不需要再顾忌自己的前程或者其他。
所以,他只是说做这件事很难,并没有说不做这件事或者不去做。
「我知道了,张老师。」有了张利民的这句话,方子业也就放下了心来。
无论如何,有一位院士大佬愿意与自己站在一起,方子业都觉得底气更足一些。
方子业之所以选择将这件事告诉给张利民,主要原因就是张利民教授的研究方向,他研究的就是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机制,他是全世界最懂肿瘤的众人之一,如果连他都不关心此事的话,那麽方子业也根本无需为此而操心,该干嘛就干嘛去了。
「就是你我都要更加辛苦一些了,我告诉你这麽多,是希望你不要着急。」
「你如果纵观更高层视野的话,你就会发现每一种事情都有其发展规律!~」
「所有的偶然事件,其实在时间的累积下都是必然事件!~」
「只是我们所有人的精力都有限,所以做不到对所有的事情都事无巨细,把每一处细节都抓好,而这些细节长年累月地堆积下来,就会演变为必然事件。」
「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一个人才的出现丶一代人才的逍遥丶一个时代的崛起……」
「每一种事件,都有必然因然的因果积累。」
「做事急不得。」张利民道。
这可能真的是张利民教授的切身体会,张利民教授,在国外的公司里工作了数十年,二十一世纪才回国落户正式开展科研工作……
方子业的确还看不到这麽高层面的事情,也无法彻底通透张利民教授所说的因然必然因果之类的东西,但明面上可以看到的,那就是张利民教授为了走到今天这一步,付出了很多,也肯定放弃了很多。
如此一看,自己半年前,想要『点射』张利民教授,希望他可以帮忙自己做课题的事情,在张利民的视野里,会有多麽幼稚。
不过事情已经发生,而且张利民教授也并未因此而生气,也给方子业和张利民二人之间留了退路。
也许,张利民根本就没有把这种事情当作事情,他经历得太多,这样的小打小闹他只会去解决,而并不会发什麽脾气。
「方教授,你所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