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交流的好处。
研讨会的形式,一对几百,肯定不能把他们都塞进手术室,然后病人没地方进来,随机抓一个教授摁上台作为操作对象。
不过只有三四个人的话,就可以面对面的交流和学习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凑巧,当天的下午三点钟,正好急诊科就接诊到了一个毁损伤。
值班的是金宏洲大哥,金宏洲大哥知道近期有梅奥诊所的大牛来访,于是就打电话问方子业上不上台。
现在中南医院的毁损伤,就连揭翰都可以带队做一做了,如果方子业不上的话,就是兰天罗和揭翰二选一。
陈芳和彭隆也勉强可以做一做,其次,则是聂雪华丶秦葛罗等人,也快要顶上来了。
方子业通过外放的声音听清楚之后,便道:「谢谢了,洲哥,你马上安排病人进手术室,我过一会儿就来。」
虽然说,袁威宏等人是操作不好功能重建术的关键的,但一台手术,并非所有的操作都是关键操作。
比如说一些次收尾的活儿,比如说关闭切口,比如说切开术啊,这些都是住院医师甚至实习生都可以操作的小操作!
因此,方子业只是对着邓勇看了一眼。
邓勇便会意,还略高傲地道:「你看什麽看,我是你师父,你就算丢一个烂摊子,我也得接啊!」
「师父,后面的操作不难了,我和袁老师与另外几位教授,去开台毁损伤了……」方子业说着,就开始往后下台。
这不是不对患者负责。
如果是功能重建术刚在科室里开始的时候,方子业肯定是要打满全程的。
现在就没有必要了!
慢慢地升为上级之后,你要逐步的容忍你的患者并不是每一步操作都是你们组内的极致!
团队需要成长,就需要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团队成员才有新鲜血液,也才有下级医生的机会。
方子业自己是被上级一步一步兜底走过来的,他不能过了河,就把桥给拆了。
方子业下台之后,韦德教授几人并没有全部下台。
一下子台上的人全部换空,是没有素质的行为,因此也只有布兰登教授跟着方子业一并去到急诊手术室。
韦德以及瑞恩教授,继续留在了台上,与邓勇等人完成剩馀的操作。
出门的时候,方子业看到了靠着计时面板站着的吴轩奇大哥,心里一动,便问了一声:「奇哥,你和我一起不?」
「这里人手也够!~」
从研讨会开始,再到韦德教授等人的到来,吴轩奇一直都处于『半消失』状态。
吴轩奇并没有自忖自己是外来客人的身份,就吆三喝四,很低调。
可作为主人的方子业,也不能说自己傍了大腿,就忘记了吴轩奇。
研讨会和手术直播都很重要,方子业当然要顾全大局,分不出心去管吴轩奇的处境,如今研讨会过了。
也不能让吴轩奇再当一门标杆!
吴轩奇这个人虽然心思很花,方子业知道他有几百个心眼子,但在方子业面前,吴轩奇并没有耍什麽特殊的心思。
「好啊!」吴轩奇笑着点了点头。
三人便一起离开,方子业主动给布兰登教授介绍了吴轩奇的身份。
华中科大附属同济医院,在国内的名气比较鼎盛,可在全世界范围内,如果是遇到了与同济医院里的人不熟悉的教授,也是对同济医院里的情况不太熟悉的。
吴轩奇只是一个下级医生,就更陌生了。
当然,布兰登教授也可以通过吴轩奇的气质,感觉得出来这是一个高手!
一边感慨道:「方医生,吴医生,其实我觉得华国的医学制度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的。」
「就比如你们这里的医生,如果天赋高的,可以更早的成才,而且门槛相对不那麽高的话,基数更大,能出顶尖外科医生的机率也更大一些!」
米国,乃至于很多国家,都是没有临床医学的学士学位的,都是要先读了其他专业,通过层层筛选,才可以在硕士阶段,进入到临床专业。
准入的门槛很高。
这样的培养模式,注定了国外的医务工作者是经营培育模式,只有相对天赋更高的人才可以进来。
而在华国,医生和教师两个行业都是非常热门的「三保」职业。
因为看中了它的稳定,所以选择学医的人非常非常多!
「布兰登教授,我们国家目前更需要的还是更多的医生,当然肯定也需要更优秀的顶级医生!」
「您应该知道,华国总共有十四亿人口,但我们国家登记的执业医师,只有三百多万!」
「其中还包括一些转行的,科研人员。」方子业回道。
登记在册的执业医师,并不一定都是医生。
很多科研人员,很多在实验室里的教授副教授,他们要考一个执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