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剁手党”的理想之地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业联系也越来越紧密。
    新铁路不断兴修,迅速代替了公路运输的主体地位。泰平七年,齐国重要铁路干线已经基本建成。至泰平十八年,齐国已有铁路机车七千五百多列,到了永隆元年,可以说,齐国的铁路系统基本已告完成。
    从齐国工业技术改革方面来看,这一进程开始于工作机的发明和应用,完成于“生产机器的机器”的系统发明和应用。
    从工业门类的革新来看,与后世英国的工业革命过程所不同的是,齐国采取的是轻重工业并举的发展模式,以政府强势主导为推动力,在不到八十年的时间,就逐步完成了轻工业和重工业两部门革新进步。
    总的来说,整个工业革命的过程,就是齐国工业化的过程。它以工业的机械化为主流,旁及农业的机械化和交通运输业的机械化。
    它之所以不像后世英国那般自发地从轻工业到重工业,从而可以利用轻工业投资少,周转快,利润大这些可观有利条件,积累大量工业资本,最后为重工业的发展创造厚实的经济基础。
    盖因,齐国缺的是人,而不是钱。
    在建国初期,齐国便陆续在汉洲大陆发现了大量的金银矿,使得齐国手中握有“花不完的钱”。
    再加上,齐国通过两次汉荷战争,一举确立了齐国在南洋地区的霸主地位,从而可以肆意掠夺和压榨南洋诸岛上的土邦王公。
    无数的土人被强征为苦力,沦为齐国大大小小矿场的廉价“雇佣劳工”,土邦王公积累数百年的财富成为齐国经济发展的“润滑油”,无数肥沃的良田为齐国的工业发展提供充足而稳定的农产品来源。
    更不消说,齐国还一头闯进了这个世界上最为富庶的地区――印度境内,从而为齐国的工业制成品提供了一个极为庞大的消费市场。
    第一次齐印战争,齐国重创莫卧儿帝国,彻底踹开了印度地区的半掩的大门,再无任何势力可以阻止齐国对印度殖民活动的扩大和深入,使其成为齐国予取予求的超级“大血包”。
    工业革命中,机器的普遍应用,机器大工业在生产中开始占据绝对统治地位,使齐国社会生产力得到空前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千百倍于往昔。
    从乾武八年到泰平十六年,齐国工人每个工作日的生产率平均提高了约三十倍。
    此前,制针工场里,每个工人每天生产可以生产四千余枚扣针,工业革命后,利用专业的机器,一个工人每天可以生产高达五十万枚扣针。纺织品行业中,在新的织机未有大幅增长的情况下,棉花消费量从2.8亿公斤增加到13亿公斤,几乎消耗了全世界一半以上的棉花。
    工厂制度下的机器大生产,使得社会商品的价格不断降低,在增强了齐国对外竞争力的同时,也惠及了整个社会阶层。
    例如,乾武十年,一公斤棉纱价格为八角五分钱,到了永隆元年则只有八分钱。
    大规模机器工业,辅以流水线生产,这就使得齐国商品在全球市场上,据有巨大的成本优势,得以让他们排挤其他国家的商品,扩大了自己的销售。
    这也是齐国大力推行自由贸易的底气和实力所在!
    倘若有外国人第一次来齐国,尤其是进入汉洲本土时,几乎无不为市场上廉价的商品而惊诧和错愕,随之而来的便是想疯狂去“扫货”,将所有能看到的商品统统打包带回自己的国家。
    这哪里是在花钱?
    这绝对是在省钱!
    来自普鲁士王国的弗里德里希王子在游历汉洲大陆前,曾以王国的名义,向齐国皇帝求贷了一笔两万元的借款,准备在自己的行程中,除了支付沿途花费,还能购买一些土特产,带回普鲁士,敬献给自己的父亲和母亲。
    然而,他才刚刚抵达临淄府时,就尴尬地发现自己身上的钱又花完了。
    不过,这笔钱绝对不全是为了满足他疯狂的艺术品收藏嗜好而花光的。
    因为,随行的王国财政顾问在途径大兴、永昌、居安时,见到市场上诸多廉价齐国商品便立时失去了理智,开启了疯狂的买买买模式。
    你能想象吗?在欧洲市场上售价高达10克罗伊茨的牛肉罐头,在齐国还不到1克罗伊茨。
    一双上好的皮靴也只有5克罗伊茨,而普鲁士的商人会卖出1塔勒的价格!
    棉布、服装、皮具、五金、玻璃、钟表、陶器、钢条、铁板、机械设备、精密仪器,乃至肥皂、香料、日杂……等等,诸多商品,其品类之多、数量之丰、价格之低,绝对让你见了后,会惊得目瞪口呆。
    而且,这些便宜的商品还是市场上面对众多消费者销售的,若是需求量大,找生产厂家直接订购的话,价格还有一定程度上的折扣。
    要知道,普鲁士王国一个火枪兵每月的薪饷是2塔勒――没办法,德意志地区诸邦国的士兵军饷普遍较低,这也是该地区众多有军事经验的青壮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