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募兵一时爽,军费火葬场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钱,就发不出绢帛给各军,这是显而易见的。
    两边似乎都有道理,都没钱,然后互相踢皮球。
    管崇嗣只能在一旁干瞪眼,他还能说什么?哪怕杀了兵部的官员,杀了陇右支度使,也变不出军饷来啊!
    管崇嗣在长安憋了一肚子火,返回陇右途中,在分水驿吃饭的时候还听到了一大堆糟心事,已经快要气炸了。
    现在看到一个壮如黑熊的年轻汉子坐到自己对面,他没好气的指着远处空着的座位说道:“哪来的毛孩子,闪一边凉快去,不要耽误耶耶吃酒!”
    管崇嗣是看到方重勇身材魁梧所以才这样说,要是一个身材瘦弱的人这么坐下来,他早就一耳光扇过去了。
    丘八们喜欢快意恩仇,不讲究什么礼义廉耻!陌生人不长眼,那就不能怪他们心狠手黑。
    “你可以想清楚以后再说一遍,某给你这个机会。”
    方重勇将腰间“监察御史”的腰牌递给管崇嗣,又将那枚独一无二,用黄金做成的那枚半片鱼符,也一并推到了管崇嗣面前。
    “什么破玩意。”
    有点喝大了的管崇嗣,很是随意的拿起这枚平日里熟悉得不能再熟悉,款式和安人军鱼符完全一样,仅仅是材质不同鱼符看了一下,就看到那枚鱼符平整的背面刻着“银枪孝节军”五个大字。
    一旁还有“兴庆宫”三个小字。
    他吓得瞬间酒醒了一大半!
    银枪孝节军是番号,他没有听过,但谁会不知道长安的兴庆宫是什么地方啊!
    管崇嗣又拿起那块款式同样异常熟悉的腰牌一看,顿时额头冒出豆大的冷汗。
    监察御史!
    管崇嗣是哥舒翰的亲信,他不是什么基层的大头兵,连字都不认识几个的那种。管崇嗣很清楚,带着鱼符的人,监察御史只是虚职,必定还伴随着一个非常了得的实职。
    再联系“银枪孝节军”这个没听过的番号,以及“兴庆宫”这个驻地,那么答案就很明白了。
    眼前这位,是皇帝身边的禁军将领,甚至来头极大!
    “呃……”
    管崇嗣一时间语塞,他刚才喝大了可是大放厥词说什么吐蕃人来了安人军要跑路的,这话对方是听到了呢,还是装作没听到呢?
    “还没有想好么?兄台喝得有点多啊。”
    方重勇笑眯眯的从袖口里掏出一张官身告示,递给管崇嗣。
    “河西及陇右监军使?”
    管崇嗣瞪大了眼睛,一脸不可思议的样子,拿着官身告示的手都在颤抖。
    “唉!某该死,该死啊!居然冲撞了上官,这酒真是误事啊!某该死!”
    管崇嗣想也没想,直接开始猛扇自己的耳光。
    方重勇就这样等着管崇嗣扇了自己五六耳光,随即轻轻抬起手说道:“可以了,你现在说说正事。”
    说完,他将管崇嗣面前的黄金鱼符,腰牌,官身告示都收好,目光灼灼的看着对方。
    方重勇虽然一句呵斥的话都没说,但已然官威尽显,让管崇嗣不敢直视。
    “唉,边军苦啊!”
    管崇嗣轻叹一声说道。
    “某在沙州当过四年刺史,还带兵出征过,所以你不用说废话,痛快点。”
    方重勇淡然说道,示意管崇嗣省掉那些感情铺垫,直入主题就行。
    “安人军的冬衣,欠了两年,春衣的布料也不足数。
    陇右节度使旗下各军,唯有临洮军是足数发放的,其他各军皆有拖欠。
    某这次是受了哥舒翰哥舒军使委托,前往长安寻求门路的。”
    管崇嗣压低声音说道。
    哥舒翰的这种操作,属于朝廷法度的灰色地带,没人告发那就悄咪咪的在台面下来搞。
    现在大唐边军里面有类似心思的军头不少,但大庭广众之下说出来那就直接社死了。
    “陇右边军乃是天下精锐汇集之地,居然会拖欠冬衣?”
    方重勇难以置信的问道。
    “回方将军,您说的那都是四五年前的事情了,当时陇右节度使麾下确实兵精粮足。
    但自从大唐与吐蕃休战后,陇右便军备废弛,春衣冬衣拖欠已经不是什么稀奇事了,莫门军去年冬天还差点断粮呢。
    没有仗打,就没有赏赐可以领。现在陇右各军缺编了不少,具体是为了什么,不提也罢。”
    管崇嗣轻叹一声说道。
    其实兵部的账册上,唐军是兵员齐整,不会“缺编”的。那么管崇嗣口中的“缺编”又是什么意思呢?
    那自然是说的吃空饷,即:兵部账册上有某个人的资料,每年都有“核验”,确认这个人都在军中。
    但实际上,这个人的一切资料都是编的,作为“作战实体”是不存在的,或许它只是陇右地区的一个佃户而已,总之不在军中。
    而养兵的钱,则是进了部队主官副官的口袋。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