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灯捕小管鱿鱼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说干就干。
    李多鱼开始制作专门用来捕捞鱿鱼的渔网。
    虽然钓鱿鱼的速度也不算慢,但作为一个无情的捕鱼机器,自然要讲究效率。
    捕捞鱿鱼的渔网,跟普通的渔网不一样,更像是大号的渔排的网箱。
    唯一不同的是。
    渔网可以升降。
    李多鱼先在码头那家专门卖二手渔具的店铺里,购买了二十个老旧的大号泡沫浮筒。
    紧接着,将盖厂房剩下的毛竹,扛到沙滩这边来,用铁丝和棕绳把浮筒固定在毛竹上。
    不到两小时,一个八乘八米的简易网箱,被李多鱼给搞起来了。
    而他又在网箱的四个角,弄了个打通的竹筒,把棕绳给穿过去,下面固定着一颗十几斤重的石头,而这个是用来配重用的。
    一旁完全帮不上忙的陈冬青,完全看傻了,作为一个海洋专业的大学生,他看几眼,就明白李多鱼这是在搞灯光捕鱼的装置。
    可他这个熟练度也太高了吧,就算几十年的老渔民,手脚也不见得比他利索。
    见小舅在那边疑神疑鬼,李多鱼直接说道:
    “这是去年,我在东山岛那里,一位老渔民教我的,专门用来抓小管的,比钓的速度要快很多。”
    陈冬青黑着脸。
    “你能不能一口气告诉我,走货这几年,到底去过哪些地方啊。”
    李多鱼认真思考了下:“多到数不清吧,可能除了国外,咱们国内沿海我都给走了一遍。”
    “你就使劲吹。”
    “不信是不是,那你问一个试试。”
    陈冬青当场说道:“那伱知道曾母暗沙在哪吗”
    “知道啊,咱们领土的最南端。”
    “卧槽,你怎么知道的”
    “我有看报纸的好不好,去年咱们才刚刚宣誓了主权。”
    陈冬青嘴角抽了抽。
    反正阿贵不在了,好像还真没人能拆穿他,而因为这件事,大家对李多鱼的风评也越来越好。
    以前总觉得他是个不顾家的街溜子,老婆大着肚子,还跑出去到处溜达。
    现在风评完全变了。
    村里的大爷大妈,说起李多鱼都是使劲地夸:
    “还是多鱼厉害,别人走货赚到钱,就知道吃喝玩乐,多鱼居然跑了这么多地方,学了这么多技术回来。”
    还经常跟家里的孩子说:“你们要学学多鱼啊。”
    完全变成了“别人家的孩子”,搞的李多鱼无缘无故招惹不少仇恨。
    李多鱼又在渔具店里,搞了张八十多平的细网,分别绑在了网箱的四个角落的石头上,这样一张可以沉底的网就做好了。
    接下来,
    就是做“升网”这一部分。
    李多鱼竖起了三根毛竹,在顶端绑上了颗从三叔拖船上借来的滑轮,然后再穿过一条拉网的主绳。
    一个专门用来灯捕小管的“渔网”,总算做好了。
    而等李多鱼做好后,天色也已经黑下来了,潮水也已经开始上涌。
    之前,被李多鱼叫去借马灯的陈文超,则拎了一麻袋的马灯回来。
    “鱼哥,我借了十四盏灯。”
    “好。”
    李多鱼给马灯都加满煤油后,都绑在了一根绳子上,紧接着,全都给点亮,挂在了滑轮的下方。
    乌漆墨黑的沙滩。
    瞬间亮了起来,同时也把附近的蚊虫和飞蛾都给吸引了过来。
    这时候潮水也慢慢涨到了李多鱼的膝盖处,这个简易的抓小管装置也跟着晃动了起来。
    此时的海面,已经有不少小船在钓小管了。
    担担岛的渔民,大多数也都是用马灯照亮海面。
    因为鱿鱼有趋光性,看到亮光后,就会聚集过来,这也导致晚上钓小管的效率要比白天要高好多倍。
    渔民这是利用它一点。
    在船旁边,绑了不少用来专门钓小管的鱼钩,还在鱼钩上串了一只虾。
    只要有小管抱虾后。
    渔民就立马提起来,下面的鱼钩就会刺到小管,从而把它拉上船。
    渔民里面,最勤快的则是赵家兄弟,因为把所有身家都投资了鲍鱼养殖的缘故。
    现在他俩身上,凑不出五块钱来,且那两个港岛人还单独给他们画了个大饼。
    说,目前这个只是第一期投资,要是鲍鱼养的好的话,还可以追加第二期投资。
    当第二投资开始时,会优先让他们兄弟俩入股。
    这次单独谈话,让这两兄弟跟打了鸡血一样,每日每夜的捕鱼赚钱,因为他们打算趁着这段时间,多赚一点。
    小管鱿鱼虽然不值钱。
    一斤只能卖个一毛五左右。
    但钓一晚上的话,也有一两百斤,一晚上就能赚个二三十元。
    而小管鱿鱼整个汛期有一个多月,把握住了,这个月赚个五六百肯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