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老廖也不藏私,丝毫不担心自己的独创泄露出去,他倒是希望这手艺能够广为流传,至少,他这个创造者,也算是能在美食行业青史留名。
“廖师傅,您这个制作过程我大概记下了,但我估计,没有三五年的练习,我也做不出您这个味,你这绝对是一个独创的特色,有没有想过推广一下,让更多人吃到这个独特的美食。”
“我呢,就图个爱好,在这挺好,推广的话,随缘吧,这几年,也教了几个徒弟,但最后能做成什么样,就看他们的造化。
我觉得,这个竹筒饭,他最重要的,不在做饭的手艺,而是得走心,这话说的有些唯心,但我感觉,就是这么个理!”
“我有点明白了,要做好竹筒饭,得有一颗爱竹的心,这竹筒饭,竹筒,不止是盛饭的工具,他得是一种信念。
就好比我做饭,不怕您笑,我做饭次数不多,都是给我女朋友做的,主要是在家我这厨艺上不了台面。
我做饭,我得有一颗充满爱意的心,所以,我做的饭才能好吃,是这意思吧。
我爱的是女朋友,您爱的是竹子,您得让每一个吃到竹筒饭的人,都能享受到竹子的清香,不埋汰了这段竹子...”
“哈哈哈,对对对,知音、你是我老廖的知音,以后你来吃饭我亲自动手,不许给钱,给钱就太俗了!”
“行,您这饭我肯定经常来吃,我吃饭没给钱的习惯,你喝茶吧,我那有好茶,我给你带点,你这要拒绝,这饭我也不吃了!”
“好好好,喝茶、喝茶,我这人就两个爱好,喝茶,养竹子!”
“对了,农历三月三,龙山县那边有个美食节,你这竹筒饭绝对是一个特色!”
“美食节,那也行,我去看看,我这人不算太爱吃,但就是喜欢看别人做,爱瞎琢磨!”
“您这可不是瞎捉摸,材料、火候都不是一朝一夕能掌握的,而且,还是一种创新,这个真不容易!”
“呵呵,是不容易,我前前后后,用了七八年,才算是感觉摸到了规律,竹子这东西,年份、品种不同,火候也就不一样。
而不同的食材,都需要不同的材料,这里面的学问,还真不少,我也是边学边做,边做边学!”
“对了,下回我给您带一客人来,我觉得,他也是一个爱琢磨,能琢磨出门道的人,你们肯定能找到共同话题,最重要的是,你们都爱茶,懂茶!”
“你怎么知道我懂茶?”
“感觉,爱竹子的人,没道理不懂茶啊!”
“哈哈哈,有道理,不敢说懂,就是稍微能品出个中三味来!对了,你说的什么人?”
“保密,下回带来你就知道了,他们一家去旅游了,过几天回来,我带他来品茶,尝一尝你的竹筒饭!”
...
梁继勇又找到了一个混饭的地方,这感觉,还不错。
下午,大哥他们来陶然居看房子。
这里,大部分房子都已经卖出去了,想要在这里买,一般人只能等二手房,但在这里住的,又很少卖,除非是离开云州,否则,这房子真舍不得。
小区的居住环境,活动设施、运动场馆,还有一些便利单,果蔬市场,都让梁继勇暗暗点头,至少,云州目前的小区,绝对没有这些东西。
小区的房子很少有人卖,但陶铸手里,还有二三十套,都是预留的户型比较好的。
不过这里没有别墅,否则,一家人住一起也不错。
云州,现在倒是有开发别墅的小区,但似乎都不怎么样,只是盖几座二层三层小楼,弄点树、搞搞绿化什么的,实在没有高档别墅区的意思。
父母估计,也不户喜欢住在别墅里,四周的邻居不是官就是商,没有能说话的人。
最后,他们还真买了几套。
给父母挑选了一套四室两厅的大房子,兄妹三人以后有了家,回来也住得下,大哥在对面,买了一套两居室的,既能跟大嫂过二人世界,还能经常混饭,顺带有了孩子,照顾起来也方便。
二姐在另外一栋楼,要了一套两居室,不远不近,可以混饭,可以独居。
苏晚晴和狄雨彤有些心动,但是她们手头没钱,梁继勇没有多说什么,这里的确不错,但跟父母家人住一个小区,以后,真不是太方便,而以后这样的小区会很多。
不过现在有机会买,留在手里,绝对不亏,这种房,以后想买都少有。
苏晚晴、狄雨彤、姜蓝和小雅,都预定了一套,几个月后手头资金充足了再买。
时间晃眼到了下午五点钟,一群人又到了竹里馆,品尝了一顿竹筒饭。
陶铸大部分时间,在跟梁少萍和陈普洱交流,虽然都有合作的意向,但如何合作,利益如何分配,这都是相当复杂的谈判过程。
虽然,他们都算是大老板了,但并没有到随便有了共识,就能完全交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