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光甲航天的吸引力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现在是现在,之前是因为我觉得去工业界的话,比较枯燥,做的东西也没什么意思。
    而在学术界,相对比较平衡一些,如果足够强,能拿到一些横向课题的话,也能做自己感兴趣的课题。
    现在的话我去工业界,说白了我只看上了光甲航天。
    其他工业界的企业还是不考虑。”
    林天懂对方的想法,自从可回收火箭发射成功后,光甲航天在航天领域的名气越来越大,招人难度直线下降。
    现在门槛已经提高到了顶级名校本硕了,就是因为来投递简历的人太多。
    像光甲航天这样的企业,哪怕只是基层研究岗位,都大把的人竞争。
    在知乎上offer对比中,光甲系的offer是第一顺位,已经超过了之前第一顺位的米哈游。
    有北航博士同时拿到了米哈游和光甲航天的offer,在知乎上提问,说前者给他开60万,后者只开40万,去哪里。
    “兄弟,能去光甲就别考虑米哈游,米社很好,但和光甲航天还是没法比。
    如果是光甲科技,我觉得米哈游好点,但光甲航天的话,肯定优先级拉满,这可是星辰大海啊,换做国外,没人拿到SpaceX的offer会选择谷歌的。”
    “我只能说米哈游才高20万而已,这么说吧,在国内,待遇至少得比光甲航天高一倍,才能纳入考虑项,不然建议无脑选光甲航天。”
    类似提问下面清一色去光甲航天的回答。
    林天听完室友的想法后直接道:“没问题,我可以帮你内推给我们的人力。
    我们一直都在招人。
    只是我想提前和你说,就是光甲航天也很卷,我们有不少从航天研究院跳过来的同事,他们都表示光甲航天要比航天院卷多了。
    而且这种卷是心理上的卷,大脑需要疯狂高速运转。
    超高强度的脑力劳动。
    简单来说,像航天院的管理模式是进度把控式的,按照节点去卡,不会每个节点都把任务给你算死时间。
    也就是说有的时候会比较闲,有的时候会加班严重。
    而我们这,光神对所有项目都了如指掌,进度由组长自己定,光神每次开组会的时候都会问细节,会有非常多的问题派给组长。
    组长回来之后只能在和大家沟通解决。
    这会导致,整个氛围虽然没有明显的节点,但你问题list里堆积的工作会越来越多。
    永远都没有看到结束的那一天。”
    说到这里,林天内心一阵心有余悸,他觉得自己当临时组长的那段时间比读博阶段还要夸张,每周开会前一天晚上都睡不着,生怕陈元光会把他给问住。
    后来杨嘉善来顶替他当组长后,他没有失去权力的失落,只有解脱的轻松。
    “光神每个组的工作都了解?”蒋章浩在电话那头不敢相信。
    林天说:“没错,光神在航天领域的造诣不亚于他在材料领域。
    哪怕他对于们选择的方法不了解,下周再开会的时候他也了解了。
    并且能够提出非常有针对性的问题和建议。
    非常强,他是我见过的人里最强的。”
    蒋章浩在电话那头倒吸一口冷气:“我当然知道光神强,强到这种地步还是有点夸张,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都点满了的满级科研机器。”
    林天说:“没错,所以老板把控下,所有人都压力很大。
    以可回收火箭为例,我们一个组五十号人给的设计方案,不如光神自己设计的。
    当时因为要急着完成任务,光神花了一周时间给的设计方案,我们后来项目结束后花三个月设计的,不如光神一周拿出来的东西强。
    不管是在可行性上还是稳定性上,都不如光神设计的版本。
    我们要是在光神设计的版本上做改动,要么稳定性会受到影响,要么热效率或者成本控制不住。”
    蒋章浩张大嘴巴,觉得难以置信。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各路媒体,没有少报道陈元光,大家对陈元光的报道集中在材料学领域,认为他是材料学上难得的大师。
    而对陈元光在航天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把这些归功于光甲航天的研究团队,赞扬陈元光除了科学家之外,和马斯克一样是一位杰出的工程师管理者。
    在光甲航天不主动对外宣传的情况下,外界很少有人知道陈元光在航天领域的造诣。
    蒋章浩之前的认知和大众相似,他看到少数社交媒体上有人提到光神在航天领域的造诣后,也只是当成光神粉丝的造神言论。
    结果林天的话告诉蒋章浩,社交媒体上的吹捧还谦虚了。
    “这么夸张吗?”蒋章浩语气中充满了不敢相信。
    林天说:“如果你来了,你就知道了,就这么夸张。
    我也不想承认自己是废物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