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火箭发射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题进行把关,有一套成熟的机制,这套成熟的机制决定了你们出产的视频质量都有一个下限。
    我不敢说我的上限比你们高,但你们的下限肯定要比我们高得多。
    这和财新提出的两种模式不是很类似吗?”拉克丝觉得很有意思,科研基金的投放居然能和拍视频挂钩。
    他觉得自己又有了能够水一期视频的灵感。
    Tim听完后若有所思:“是很类似,所以这两者类似,不更说明了财新的观点是对的吗?
    应该依赖完善的机制把下限给提高,保证资金的利用率在一定水平线之上。”
    拉克丝摇头:“拍视频本质上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工业。
    即便是b站的长视频生态,它依然脱胎于过去电影和电视节目,所以其实大家都是有底层理论在做指导,经过成熟训练之后的产出都有保障。
    科研我想应该是不一样的,我觉得这期光神采访下的一个评论说的很有道理,我们国家现在要做的不是从1到100的工作,需要做的是从0到1的工作,所以我们需要的不是下限,而是上限。
    光神的个人能力,让国家层面相信他比之前那套机制更有可能帮助华国学术界做一些从0到1的工作。”
    这期采访播出后,原本就在华国舆论场上掀起风浪的财新报道又再火了一遍。
    拉克丝和Tim的讨论只是关于这件事讨论热潮中不起眼的浪花,更多人把讨论的矛头直指财新。
    认为财新的报道居心叵测,别有企图。
    这也是源自财新在这几年的报道,和主流媒体步调不一致导致很多人看它不顺眼。
    至于陈元光掌管的自然基金两年没有成果,绝大部分的华国网友都很有耐心。
    大家普遍认为,这钱只要是真的到了一线科研人员的手里,那就没有什么问题。
    这都属于内循环的一部分。
    “真壮观啊,tm官方的视频和照片拍的太差了,远远没有拍出现场宏伟的效果来。”拉克丝吐槽道。
    来到酒泉稍作整顿之后,就有光甲航天的工作人员接待他们进行初步的参观。
    光甲航天是有宣传部门的,虽然不咋给力,但好歹有。
    “很正常,你没看过航母对比图么,就这水平,已经尽力了。
    我们这次能好好拍拍,得把这种感受更好地传递给观众。
    我觉得它最大的好处是,能够让我们同时意识到人的渺小和伟大,唤起人类对宇宙的向往。
    我一直很赞同光神在采访的时候讲过的一个观点,那就是地球是宇宙的一个胚胎,人类还没有走出这个胚胎成长成为一个成年人。
    而他们现在做的事情就是破开这个胚胎出生的过程。”Tim同样很感慨。
    拉克丝说:“我只有一种感觉,就是到这来亲眼参观过之后,才会意识到航天对人类的重要性。
    过去我对航天的认识更多是停留在新闻层面,不管是新闻报道还是说专家采访,大多都在谈我们做的事情多么重要。
    最开始的说法是我们是继阿美利肯、法兰西、大毛等国家后掌握该技术的国家,迈进先进国家行列。
    然后慢慢的等到我上高中的时候,这些国家就只剩下阿美利肯和大毛了,其他国家也消失了,等到这几年就只有阿美利肯,我们做的事情就只有阿美利肯做过。
    现在更是开始做阿美利肯也没有做过的事情,我知道它很重要,知道华国航天进步很快,但这种感受其实是非常虚的,缺乏实际的锚定物去让我有直观概念。
    这次我来参观之后,我觉得我们得拍一个足够有意思的视把我们的感受传递给观众。”
    Tim听完后笑道:“当然,我们组织了最精锐的队伍来拍这个视频,就是为了把它拍的足够有趣。
    这不就和奥运会一样,一开始是个金牌就行,后来要金牌榜上排名第一,再后来普通金牌都没啥感觉了,开始追求质量了。”
    “我现在只想知道,能不能采访到光神,如果能够采访到光神,那单纯依靠剪辑都能玩出花来,要是不能的话,那就只能另辟蹊径了。”拉克丝说。
    两人都在为了拍摄出足够有意思的视频而绞尽脑汁,和野蛮生长的自媒体们相比,官方媒体还是活的太好了,没有业绩上的压力,自然就没有这种动力。
    “每次官媒拍这些内容完全就是照本宣科般地完成任务。
    先给你整个太空中的画面,然后镜头缓慢拉近发射塔。再加一段介绍的旁白,讲述一下这件事的伟大和重要性。
    发射中间在指挥台再来一段工程师采访,讲讲过程中的不容易和有哪些开创性工作。
    最后再是火箭入轨的3D动画。
    这套组合拳下来,让你都无力吐槽,在抖音上看到都要赶快划过,再支持也就给个点赞,压根不想深入了解。顶天留个言:华国航天牛逼就完事了。这种视频实在激不起观众的兴趣。”拉克丝吐槽道。
    Tim说:“你这个吐槽好,待会再来一遍,我让摄影把这段拍下来剪进去。”
    拉克丝连连摆手:“你可拉倒吧,别害我,我还想在国内混呢,这放出去,指不定给我视频各种审核。”
    拉克丝接着吐槽,“甚至你拍这种我都知道是什么公式,先搭个发射塔的场景,最好是一比一还原复刻,
    然后你自己穿个宇航服出现在镜头前,来一段开场白,类似我很荣幸入选了光甲航天的宇航员序列,即将踏入新的征程,开个玩笑,虽然不是正式的宇航员,但是我在搭的棚里给华国航天和光甲航天做点贡献。
    整个高大上的棚,里面多摆点道具。
    再暗戳一下阿美利肯登月是在摄影棚里拍的,拉一波阴谋论爱好者的好感度。
    最后再炫一波技,无论是剪辑技术还是模型制作的技术,整个视频下来就是你们的标配风格了。”
    Tim喷了:“卧槽,你怎么这么了解我?
    你看了我们多少视频?我感觉喂你视频,调教出来的风格比喂人工智能还要更好,那个搞个摄影棚然后和阿美利肯登月阴谋论联系起来的梗,我都没想到。
    谢谢,创意偷了。”
    “拉倒吧,被我猜到了之后你就不会用了,不过你永远也猜不到我会怎么拍。”
    “这有什么猜不到。”Tim心想。
    不过他还真猜不到,因为这次拉克丝的视频会由光甲航天给它提供素材,让他做最后的处理。
    火箭发射的当天,b站开了个直播间,让拉克丝、李希音和Tim三个人一起讲解。
    “大家可以看到发射塔上布满了银色的电磁轨道和超导线圈,周围有非常多的技术人员正在忙碌地检查设备。和发射塔比起来火箭显得特别小。”李希音作为主持人说道。
    “没错,和传统火箭大,发射塔小相比,电磁驱动的火箭是火箭塔特别大,而火箭本身非常小。”
    “我们可以看到火箭被牢牢固定在发射塔的电磁轨道上,电磁轨道发出微弱的蓝色光芒。应该是要做最后的检查了。
    这里最后的特写镜头显示火箭与电磁轨道的连接点,磁力锁紧装置紧紧地抓住火箭底部,确保其稳定,应该要开始检测它的参数是否在合理范围内,检查完之后就要进行发射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