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华国复眼项目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她才搞明白生物医药、医疗器械行业一些基本常识和行业规则,陈元光就开辟了新的战场,航天航空。
    这个领域对于文科出身的她来说,更是一片空白了,生物好歹初中会学,有个大概的概念。
    她对航天的理解还停留在载人航天上。
    “元光,说的每个字我都懂,连在一起我也能大致明白你想要表达的意思,但是我还是不明白我们要做这件事的意义。
    之前和马斯克聊的时候,我们不是要通过spaceX的可重复发射火箭来发现小行星吗?”
    陈元光很有耐心,“可重复发射火箭,主要是为了在地球近地轨道上,慢慢找到一些合适的位置,它可以作为中转点位。
    我们发射自己设计的卫星到这些点位去。
    它就算探测到小行星位置也没有意义,因为小行星的位置一直在变。
    我们需要有个设施能够持续帮我们捕捉小行星位置,预测小行星的行动轨迹。
    同时需要判断可能挖掘的小行星是石质还是金属,金属的话好不好挖掘。
    华国复眼这套分布式雷达系统配合我们在太空中的卫星,结合构建成一套完整的小行星价值观测系统。
    这是我们的目的。
    毛院士设计的雷达系统拥有非常优秀的低光敏感度和无颜色分辨能力,在暗光环境下依然能够获取物体的纹理和亮度信息,这对我们判断小行星的能力有着极大的帮助。
    既然已经有华国复眼计划了,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赶上这班列车,而不是自己再重新做一套系统。”
    “毛院士,您好,我们对华国复眼非常感兴趣,希望能够为这个项目献一份力。”陈元光说。
    毛可年纪大但是思思维不乱,知道陈元光身份后,自然不会端着长辈姿态,更别说对方是潜在的投资方,他也很客气:“元光,来坐。
    你想做小行星挖矿,这是非常好的方向,我看很多国外商业航天公司都在做尝试。
    这是一个前景无限的方向,而华国复眼这套系统能给你们提供一定帮助。
    而华国复眼项目还在一个前期论证的阶段,我们有良好的合作基础。
    但是我想知道你的诉求是什么,天上没有白掉的馅饼,也没有白拿的钱。
    元光,这是华国复眼项目的前期可行性研究报告,你先看看我们再聊。”
    陈元光看着眼前消瘦的老人,只有清亮的眼神还在诉说着自己不服老,他接过报告:
    “华国复眼计划”
    房间里陷入一片安静,只有陈元光翻书的声音,几百页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想看完不容易,不过他也不用看太多,找一些关键点看就行。
    “毛院士,我认为太复杂了,你们这个项目想做的事情太多,反而容易起不到效果。
    华国复眼功能太多,然后探测范围太广,在传输和解码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计算资源。想得到真正有用的信息依赖研究人员的挖掘。
    而且还有很大可能把真正有价值的信息遗漏。
    我觉得需要把探测范围缩小,探测精度进一步提高,专注于近地和近月范围的小行星。
    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它的价值。
    类地行星观察也好,地月态势感知也好,都不用这么远的距离。”
    毛可望向陈元光:“如果让你来掌控这个项目的话你会怎么做?”
    陈元光说:“控制雷达探测范围,聚焦关键指标。
    引入人工智能模型对数据价值进行挖掘。”
    陈元光接着说道:“毛院士,我知道您会觉得我是为了自己的商业目标考量所以这么做。
    我完全是对这个项目感兴趣,不然我没有必要自己投钱。
    我完全可以只买数据,我和华国复眼项目签一个数据实时同步的协议。
    光甲航天只要数据,我们把数据拿过来之后,自己来做数据分析。
    相当于我只做后面那一步,就是数据挖掘,找到有价值、有可能挖掘的小行星。
    即便华国复眼探测的范围多广,信息多么庞杂,我相信我们都是能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来。
    正是因为我希望让这个项目充分发挥科研价值和经济效益,所以才有亲自参与的想法。”
    陈元光更希望的是,通过这个项目,对华国复眼计划的雷达进行升级,毛院士设计的雷达固然很好,但是从陈元光的眼光来看,依然有优化的空间。
    毛可没有说话,整个房间陷入沉默。
    这章还是3k,还差2k,明天补吧.今天写不动了,晚上一直在外面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