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太子不但侮辱我的职业,还试图烧掉我的脑子!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当做了一件符合内心的事,以此来表达对司马迁的敬意。
    听了这话,司马迁愈发一脸懵逼。
    太子这话说的……怎么那么像那些方士呢?
    李陵的悲剧有李陵自己的问题,也有其他方面的问题。
    对此刘据只是将这些人聚了起来,在这场盛会中给了一个“贵宾席”。
    而现在。
    他还有逐渐去了解的机会。
    他哪里会想到,刘据这句随口说出来的话,其实根本不是自己的东西,而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借鉴。
    现在他对刘据又有了一层新的认识,不过并不是什么好的认识,而是一种难以评判的认识。
    “旁人的事不便细说,我唯一能告诉你的是,虽然你不是当初使团的人,但你此前既然到过番禺,这暗语对你便也有了意义。”
    刘据的这番话也给了他同样的感觉,没有根据,无中生有,妄言未来,故弄玄虚,总觉得和那些骗子方士一样非常不靠谱。
    “???”
    就冲这句话。
    刘据微微颔首,
    以至于城内的房屋都不太够住,不少人干脆就在城墙下搭起了窝棚。
    毕竟在盛会之后,这些人还有用处。
    一丈来高的高台之上。
    “诸位父老相信,让我们高呼喝彩,有请太子殿下现身!”
    “今日便是吉日,今时便是良辰,太子殿下奉天子之命于东莱候神,可谓东莱万民之福,盛况空前,举国同庆!”
    他在心中反复咀嚼着,无形中对自己的使命更加明晰。
    司马迁听完自是面露疑色,连忙不解的请教道:
    这话其实就差直接说那些方士都是骗子,刘彻被骗却不自知了。
    于是几日之后。
    场内官员、方士与百姓皆是面面相觑,满头都是雾水。
    毕竟这年头娱乐项目不多,最近又是农闲时期,有余力的百姓其实还是挺喜欢凑热闹的。
    在霍光、司马迁、公孙卿以及绝大多数随行人员的好奇与期盼之中,这场盛会终于如愿开启。
    “或许天下人以此盛会为鉴,亦可有些收获。”
    甚至刘据都不确定,有了自己这只游荡于历史中的蝴蝶,那段历史是否还会像史书中记载的那样重演。
    刘据不但侮辱他的职业,还试图烧掉他的脑子……
    如今正式开启的盛会才是重中之重。
    什么情况这是?!
    “……”
    听了这话,司马迁顿时又对刘据刮目相看。
    虽然还不至于沦为骗子方士之流,但这与其相仿故的弄玄虚的姿态,尤其是那句“鸟命休矣”,不俗中已经落了俗套……
    “诸位父老乡亲可来着了!”
    “多谢殿下指教,在下铭记于心。”
    这句话太有水平了!
    司马迁闻言微微欠身。
    ……
    刘据作沉吟状,真心实意的给了司马迁一个忠告。
    司马迁回过神来,立刻答道:“在下希望全程参与,请殿下恩准。”
    “多谢殿下,在下遵命!”
    “不过这暗语放在不同的时间与不同的人身上,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意义。”
    “各位父老,各位乡亲!”
    自此之后,每一场汉匈之战,大汉皆损失惨重,令朝廷与百姓难堪重负。
    “既然如此,你最近便在我这里住下吧。”
    “我只能与你说这么多,信不信在伱。”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
    “这……”
    说好的请神祭祀呢,为什么和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
    至于他这么干值不值得,后世自有公论,刘据无权置评。
    司马迁瞬间又呆立当场。
    “司马家既是史官世家,我希望你能站在史官的视角,秉笔直书记录这次盛会,将其中的功过公之于众。”
    在《史记》中他就曾评价过那些被刘彻养在未央宫和甘泉宫的神君与方士,说那些人不过都是普通人,说的话也与普通人没什么区别,可是刘彻却总是偏信……
    司马迁又提起了精神,连忙施礼应道。
    “???”
    生活在这个时代,司马迁自然不是不信鬼神的人,甚至儒方本是同源,他对那些天道星象乃至天人理论之类的事情还有不少研究和见地。
    这其中自然包括那些应召而来的方士,还有不少他们的信徒,以及前来看热闹的百姓……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
    刘据与李广利在人群中提前安排好的托已经带头富有节奏的高呼起来:
    司马迁就可以断言,这個太子,如今虽然只有十七岁,但水平却在他之上!
    “彩!”
    “彩!!!”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